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帝国时代造反实录>第二百二十二章 投鞭断流

盘龙山码头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军用码头,能在这里停靠的都是水师的船只。

这些船只源源不断地将人员和物资从永州等后方运来,在这里登岸卸货,给附近的盘龙山大营提供补给。

盘龙山大营虽然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依然还在施工当中。

按照沈墨的设想,这里将会建成一座半永久的要塞,和衡阳城形成掎角之势,在战略上保证衡阳城不会孤立无援。

看着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建筑,以及远处辽阔庞大的营寨轮廓,于成龙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想当日,自己带着两万大军从衡阳出发去攻打永州时,经过这里时还是一片荒滩野地,可是这才过了一个多月,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自己这个封疆大吏变成了俘虏之身,就连这荒滩野地也变成了繁忙的军港,森严的大营,这让他不能不惊叹,继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般人看到的是表面的壮观,最多感慨一句厉害,但是于成龙为官二十年的阅历让他看到的却是沈墨集团惊人的动员组织能力。

毕竟沈墨从出征衡阳到拿下衡阳到现在也不超过十日。

能在短短十日之内建成如此规模的码头和军营,如果没有高效的动员组织能力,没有大量的熟练工匠,没有一个精干之人主持,基本上是很难办到的。

这对于一个势力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并不是说随便征发一些民夫就能够做到的。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的走访以及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于成龙对沈墨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钦佩之意,顺带着还有许多迷惑不解之处。

沈墨以及荡寇军表现出来的种种完全不像是一个起事不到一年没有多少底蕴的义军势力能够做出来的。

没错,在于成龙心中,早就用义军这个词来代替反贼这个词了。

因为实事求是的讲,沈墨的所作所为完全称得上一个“义”字,尤其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是当之无愧。

看着于成龙神色变化,站在二楼舱门口往下俯瞰的戴文胜对一旁的李志远笑道:“老于头已入主公毂中也。”

李志远深以为然,点头笑道:“正该如此,有了这位投效,主公才算是真的名扬天下了,以后前来投奔的仁人志士便要络绎不绝了。”

两人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船队没有在盘龙山码头停靠,而是继续前行,最后在衡阳城东门外的码头上靠岸。

沈墨早已经得了消息,带着司坤和孙翔在码头上迎接。

船停稳抛锚,船板搭好,李志远和戴文胜走到于成龙面前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于先生请先行。”

于成龙一愣,看着站在码头上,身姿挺拔,笑容满面正看着自己的沈墨,心中有些感动,又有些惭愧。

就算明知道沈墨是想利用自己的名声来造势,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奔,所以才会摆出这种礼贤下士的样子来,但是于成龙却依然吃这一套。

将心比心,君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自该如此。

若是自己再矫情下去,那就真的不知好歹了。

况且,这位是真的有匡扶天下的志向,而且不光这么说,还这么做了,而且做得还非常的好。

而且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亦或者是个人私德上来看,沈墨都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主君。

如果这样的人不值得投效,那这天下还有谁值得投效?难不成自己作为一个汉人,还非要以死来报效满清皇帝的信重?

他于成龙是清廉,但是却并不是迂腐之辈,更不是誓死要做满清忠犬之人。如果能追随一个真正有能力匡扶天下,驱逐鞑虏的汉人主君,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此时沈墨站在那里,其实就是等他表明一个态度。

沈墨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现在就看他于成龙能不能给出人家满意的答复了。

于成龙抬起头定了定神,稳步踏上了船板,一步一步地向着码头上的沈墨走了过去。

无论是船上的,还是码头上,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在盯着他。

短短几步路,于成龙走的却分外的郑重。

他走到沈墨面前一步远的时候停下脚步,然后躬身拱手沉声道:“于成龙拜见主公!”

沈墨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向前一步,双手扶起于成龙道:“终究等到了于先生这句话。有先生助我,我更有信心了。“

什么信心?自然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信心了。

当然了,这话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作秀的水分在里面。

学会说场面话,或者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一个上位者基本的技能之一。

跟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这才是正确的沟通准则。

沈墨前世当老板,现在当主公,道理都是一样的。

给下属灌鸡汤,打鸡血,画大饼,作秀都是一个合格老板或者上位者应该熟练掌握的驭下之道。

当然,这些是面子,里子该有的也必须有。

下属跟着你,既有面子也有里子,那肯定干起活来嗷嗷叫啊。

人是要吃饭的,但是人心也是肉长的。

于成龙显然也被沈墨这句煽情的话给感动了,惭愧道:”老朽老迈无能,又是主公的手下败将,何德何能能让主公这般看重啊。“

沈墨扶着于成龙笑道:”于先生太过自谦了。人各有所长,你擅长的在于理政治民,而非统兵打仗。虽然之前你也带兵剿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二章 投鞭断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