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第68章 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行刺一事,出自老二老三之手,朱棣没有告诉任何人。

连抓到刺客的朱瞻基都不知道,唯一知情的人,恐怕只有太子了。

陆林又是如何得知的?

莫非他参与了此事?

又或者是太子告诉他的?太子跟他交情这么深吗?

不对,赏赐画的时候,连朱棣自己都不知道刺客就是出自汉王跟赵王之手。

之所以赐画敲打他们,不过是让他们念及兄弟情谊,不可手足相残。

“你没事吧?”陆林跟姚广孝赶紧把人从地上扶起来:“好好的也摔着。”

陆林抱怨了一句,并没有觉察到朱棣眼中的惊恐跟忌惮。

“你……如何知上次行刺的事,出自汉王跟赵王之手?”

陆林被朱棣问住了,暗叫不好,说漏嘴了。

“很明显嘛,太子监国,却出了刺客一事,责任自然落到太子头上了。”

“但是你想啊,太子一无兵权,二无战功,反观汉王赵王,哪个不是手握重兵,战功赫赫,太子之所以能当太子,全靠当今陛下给他撑腰。”

“若是皇上出了事,莫说顺利登基了,恐怕他连小命都保不住,所以行刺皇帝这种傻事,不管是出于君君臣臣,还是父父子子,太子都绝对不会干。”

朱棣闻言,默默的点头。

陆林见他点头,知道自己的忽悠有效果了,继续道:“既然不能是太子做的,那必然是其他人做的啊。”

“那个人既然选择了行刺,却又要失手,给太子留下一个保护不力,甚至勾结刺客的罪名,反观整个大明,谁最有可能从中获利?”

“汉王呗。”

此番言论,彻底打消了朱棣的疑虑。

确实如此。

他当初也是这般想的,是故才一次次的敲打老二老三,让他们都安分点。

“想不到,你对朝廷大局以及皇室的风云迭起,还有这么深的见解。”

朱棣露出一丝欣赏的笑。

“你觉得太子如何?”

陆林本来不想回答,但是见他便宜老爹有兴致,也就不扫他兴了,省得给他气出甲亢来。

“太子为人宽厚仁德,爱国爱民,表面看着憨厚懦弱,实则实力卓然,有不世之谋。”

“特别是他有仁爱之心,不管是对亲人、朝臣还是百姓,他都有一颗爱护之心。”

“若他将来能当皇帝,必是一位仁德之君。”

仁宗之名,可不是吹出来的。

“仁德之君!”朱棣喃喃的重复这陆林的话,显然,他是被陆林的话震慑到了。

他一直将太子的仁德,当成是他懦弱不敢争的表现,如今骤然听得陆林对太子的分析,登时醍醐灌顶。

太子不是怂,不是好欺负,他只是有一个仁爱之心,他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苛待了任何人。

“咱们关起来门来都是自己人,我才说的,你们可千万不要传出去。”

陆林说完这句,才补充道:“如今的大明,刚才从四年的靖难之役走出来,百姓才得了喘息的机会,当今皇上却又要对鞑靼用兵。”

“打仗可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苦的终究是百姓。”

“虽然陛下好战,都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好战的皇帝,有一个就够了,大明江山不可能靠打仗一直巩固下去。”

“所以下一任皇帝,必然需要像太子这种仁德爱民之人,给大明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不是一个可能比当今陛下更好战的汉王。”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要的可不是什么广阔的疆土,他们只想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可以吃饱穿暖,一家人衣食无忧。”

陆林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枚钉子,狠狠的扎在朱棣的心上。

握紧的拳头,不住的颤抖。

百姓要什么?

百姓要的不是广阔的疆土,胜利的喜悦,他们只想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这些话对朱棣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他堂堂一国之君,居然从来不知道百姓要的是什么。

当初他跟随他爹太祖皇帝起义,口号不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程刚立起纪,救济斯民吗?

救济斯民,不就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吗?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忘了初心?

如今唯一谨记初心,并且身体力行的,也只有老大了。

朱棣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以前虽然经常敲打老二老三,但是说实话,他最看好的是老大,最喜欢的是老三。

相反的,被他骂得最多的最受他猜忌的是那个日日为了国家呕心沥血的老大。

他觉得老大太过于懦弱,一点都不像他,毫无王者风范,甚至一度有废掉太子,另立的打算。

现在回头想想,若不是他的偏心纵容,老二老三怎么可能手握重兵,过得比太子爷都威风。

如今,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离开陆府,朱棣带着姚广孝径直回了宫。

不等朱棣召见,朱瞻基带着陆林题好字的画像来到乾清宫求见。

见皇爷爷没有轰自己出去,朱瞻基简直大喜过望。

赶忙把画像题上去,说已经题好了词。

朱棣看了一眼。

这不就是陆林题的嘛,看来陆林说的好友,就是他。

也挺好,两人不仅认识,还有这等交情,想必以后陆林会好好的辅佐太孙。

朱棣忽然笑了,很温和的笑。

“叫你爹来吧。”

语气柔


状态提示:第68章 你觉得太子怎么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