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跟太孙商量好,就立刻换上夜行衣,趁着夜色偷偷去找柳升。

柳升虽然是习武之人,但半夜看见两个黑衣人站在自己床头,还是吓了一跳。

差点就跳起来拔剑了。

陆林扯下蒙面的布:“柳大人不必惊慌,是我。”

柳升一见是陆林,这才松了口气。

“陆侯爷,你大半夜的,有事?”

陆林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他的床榻上。

“确实有事,有件事,想问柳大人。”

柳升看他如此严肃,又是大半夜的跑过来,再看看陆林旁边之人。

虽然没有摘下面纱,但看身形,大概能猜到他是太孙,如此必然是因为太子的事情来的。

皇帝处置太子等人处置得如此决绝,自己才多大一个官啊,怎么敢管太子跟陛下的事情。

于是特别为难的道:“陆侯爷,下官什么都不知道啊。”

“你不用紧张,我只是问一些事情,不会牵连你的,而且我们半夜进来的,没人发现。”

柳升听到这,这才点点头,松了口气。

“不知道陆侯爷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这几日,军营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柳升想了想,有是真有,但不能讲也是真的不能讲,这可是陛下三令五申不许外传。

若是传出去,他九族都得完蛋。

柳升忽然“扑通”一声跪地上去了。

“陆侯爷,你就不要为难我了,此事是真的不能说。”

看他吓成这幅德行,果然陆林的猜测没错,他们回京途中真的发生了什么事,让皇帝忌惮太子,针对杨士奇。

陆林回想起历史书上对太子迎驾事情的描述,并没有提到军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倒是汉王挑起的争端。

“那汉王可有做什么事?”

汉王?

柳升愣了一下,汉王跟那件事没关系,可以说。

“有,汉王爷曾经趁夜里派人离开军营,不知去向。”

柳升只知道军营中人的出入,至于去哪,他就无暇顾及了。

特别对方还是汉王,也轮不到他来管。

但是他不知道这位陆侯爷为何偏偏点名汉王,莫非跟太子接驾一事有关系?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柳升可不想掺和皇家的事情,别人问什么,他答什么就是了,其他的他一概不知,一概不理。

陆林也没指望柳升能把汉王的行踪说得清楚明白,毕竟汉王要干什么,也不需要跟柳升交代,特别还是在班师回朝的路上。

不过听到柳升的话,陆林大概也猜出来了。

当时军营中的确发生了些只有皇帝才知道的事情,但是汉王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这件事,于是派人出营,将错误的大军回京时间告知太子爷。

所以才会出现迎驾那件事情。

但是如果单单只是迎驾的问题,皇帝断然不会处置的如此决绝。

不仅变相软禁了太子,还把文官之首的三杨都问罪关押。

这其中,一定存在着某些关联。

“多谢柳大人,今夜的事,我想柳大人跟在下一样,都不希望有第四个人知晓。”

“下官明白了。”

柳升那是巴不得啊,这事虽然也算不上什么,但显然是跟太子迎驾事件有关。

而且还牵扯到了汉王,若是被汉王知晓了,他可要遭大罪。

问完柳升,陆林就带着太孙原路返回。

太孙不甚理解:“我们不是去问爷爷的事情吗,为何你却问我二叔?莫非这事跟我二叔有关系?”

那必然是有关系的啊傻孩子,太子被废,谁得利最大?

自然是汉王跟赵王,所以就算用排除法,也能将他们二人揪出来。

如今朝堂之上,太子的势力几乎被剪除殆尽,剩下的都是汉王跟赵王的人,太子党这次受到的打击,不可谓不严重啊。

若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恐怕真的会危及到太子的地位。

“那我们该怎么办?你想想办法啊,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爹被冤枉了。”

太孙很着急,但是现在着急没有用。

“你也不用太慌张了,现在只要保住了你,你爹就不会有事,太子府及其官员也不会有事。”

当初皇帝立朱瞻基他爹为太子,也是因为宠爱朱瞻基。

所以只要朱瞻基还在,还受老爷子宠爱,那太子爷就倒不了台。

“那我要怎么做?”朱瞻基似乎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爷爷出征之前还带着他,显然是为了历练他。

这些年,他也算是在爷爷跟前长大的,爷爷对他的悉心栽培,他都清楚得很。

辛辛苦苦栽培了几十年,总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你什么都不办才好。”

陆林说道:“你现在只要不牵扯到你爹的事情里面,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皇帝目前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猜忌了太子,所以凡是跟太子搅和在一起的人和事,都会引起他的怀疑。

若此时太孙也搅和进去,难免会让皇帝认为,太孙跟太子是一丘之貉。

所以太孙先得把自己摘干净了,那一切都好办。

“可是他是我爹,我若是看着他平白被冤枉而无动于衷,难道我爷爷不会认为我薄情寡义吗?”

太孙担心的也不无道理。

“那这样吧,你就去跟你爷爷说,你爹他知道错了,求爷爷宽恕他,其他的就不要说,也不要做。”

这样既尽了做儿子的孝心,又不会被皇帝猜测。

“如果


状态提示:第271章 先保住太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