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活在新隋朝>第二十一章 不争馒头争口气

桂州,也就是后来的桂林,放在二十一世纪那是旅游胜地,国庆五一噼里啪啦下饺子的最佳地点之一,放在这个时代,那也就是一个夷地。

二十一世纪,桂林那里是少数民族自治区,而现在,这里也是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方,但是很明显,绝对不是什么自治区。

这里的土著,叫做俚人,那位超级女汉子,当朝花木兰,被杨坚封为“谯国夫人”的冼夫人她们一家原本就是拥有十几万户的俚人部族首领,而她的子孙也都成为了俚人首领,比如冯暄冯盎。

换而言之,几乎整个岭南都可以说是俚人的地盘。

但是俚人虽说是少数民族,可是天朝的少数民族人口又能少到哪里去?

除了冼(冯)家是部落的首领,还有俚人还有其他部落,还有其他首领,有西江陈氏,钦州宁氏,还有就是这次叛乱的主角,桂州李氏。

发现没有,姓李的都是不安分的人。

白弘穿越之前见多了那些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比如说加分政策……他的某位小学死党裸考的情况下考入了一所名校,然后有一次白弘向他抱怨自己的英语有多烂的时候,这位同学很淡定的表示,没事,我们班还有比你更烂的呢,这让白弘很是惊讶,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种偏科人士也能入名校的时代了,那为什么英语比他还要烂的人能够进名校呢?

英语是一种语言,不像数学那种你两个月没听课就什么都听不懂的学科,既然当年中考能够考进这种名校,那英语自然也是不差的咯,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比白弘这个英语渣渣学的还要烂呢?

死党淡定的表示,他是少数民族的,白弘于是明白了……

这个时代,对待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政策,同样也不同。

只不过,倒过来了。

政策更加优待汉族,而对待少数民族就有些苛厉了,当然还没有像元朝那般的将人分为四等,不过该压榨的还是要压榨,而这些被压榨的人中也是有待遇不同的,例如像冼夫人所管辖的那些区域,朝廷就很是友善,待遇大抵和中原差不多,但是像西江陈氏这些不怎么服气的,那就相当的苛厉。

这就像是对待东西突厥一般,虽然同是突厥一族,但是做的事不同,收到的待遇自然也不同。

说到底这种苛政就是一个恶xing循环,你对我严厉,我就不学好,你对我越严厉,我越不学好这种有些逆反期的存在。

桂州李氏,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他们每年都要交纳比岭南冯氏多三成的赋税,可是即便如此,一旦两个部落产生了什么冲突,朝廷帮的还是冯氏,一旦两个部落里发生了什么灾害,即便他们李氏都快要绝种了,朝廷先救济的依旧是受损并不严重的冯氏。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李氏心里不平衡了,凭什么啊,论赋税,我们缴纳的比冯氏多,论办事,每次我们也都是兢兢业业的去办好,凭什么待遇相差这么大啊!每次起冲突无论谁对谁错,帮的都是冯氏,凭什么呐!

这就是最初的导火索,因为待遇不同所埋下的一颗隐患种子。

就在五六月的时候,这临近的两家又起冲突了,起因非常简单,也就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漂亮的女人,被两个男人看中了,一个是桂州李氏部落里一个大头领的儿子,而另一个这是岭南冯氏部落里一个小头领的儿子,于是三人之间发生了各种缠绵叵测挤压狗血四溅的故事,这就不提了,反正之后的结果就是,两家因为这个女人吵起来了,原本其实也就是为了一个女人,但后来吵着吵着就上升到了面子问题。

人争一口气啊。

于是当地官府见两家剑拔弩张有要打起来的态势,赶紧传来调停了,当地官员根据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早已约定成俗的规矩,将那个女人判给了岭南冯氏部落。

这事就这么完结了?怎么可能。

这事早就传遍了整个俚人居住区域,所有俚人都在观看这趁戏,李氏再一次的在和冯氏的交锋中落败,况且这次还是大头领的儿子和小头领的儿子对阵,这样都能输,面子已然丢尽。桂州俚人心中的怒火也是更甚,随后那位李氏大头领的儿子也在被夺去自己心爱女子和被外人指指点点的情况下,一时想不通,拿起柴刀就给自己开膛破肚,挂了,这就点燃了所有李氏部落人的怒火。

首先点燃的,就是那位大头领的,失去爱子的他自然是将怒火放在了朝廷和冯氏部落上,他的名字,叫李世贤。

揭竿而起,咱们起兵,你们朝廷既然不给我们这张脸,那我们也没必要给你们这张脸了!

很多时候人的心中都有了愤怒,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们不敢发泄,因为没有人想要做出头鸟,但是当有了一个出头鸟时,那情况就会逆转,人们会尽情的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这就像是当年陈胜吴广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在,因为他们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而这次,也是一样道理。

李世贤起义了,他成为了那个出头鸟,李氏的俚人们自然也都群情激奋,嚷嚷着也要起义,杀进大兴,坐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

在这种情况下,桂州李氏大首领,李光仕也不得不举起反旗,霎时整个桂州大乱,不过几天朝廷派去的官员就被激动不已的俚人斩杀,头被挂在高高立起的竹竿上,远远望去,很是骇人。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不争馒头争口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