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辅宋>第十六章 大宋年轻的脊梁们

李家的饭菜,素以华州菜为主,今夜同样不例外。

桌子上的饭菜,虽不必潘楼等东京城内的大酒楼的菜品丰盛,但很香。

尤其是李家的一大家的人,东奔西跑,分散多年,于京中难得的重逢相聚,显得回家后的这顿饭,分为的香!

吃完饭,一家人理所应当的聊了一大会儿家里长短。

等李锦他们均有些困乏了,才结束了相谈。

待将父母也送回屋内休息,兄弟俩这才有时间独处。

寒风习习,月色之下,兄弟两人的身影分立两侧,望着远方街坊依然没有结束的夜市的喧闹,忽的沉默了下来。

“京中这些年很不太平!兄长辛苦了!”

李贤没头没尾的来了这么一句话。

李志却知道小弟说的是什么,他摇了摇头:“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罢了,我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心志,若连一些困难都克服不了,又如何在朝堂上,向往更远的安身立命!

却是小弟你能不受官职诱惑,毅然的辞了官,这些年在琼州安心置办书院,是为兄颇为赞佩的!

只是啊,身在大宋,身在朝堂,退出了,但想完全的退出,就不可能!”

李贤沉默道:“兄长,你一直知道的,我从未有太大的志向。从小时候,到现在,甚至说道未来,唯一的志向便是,我希望的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就算是大宋容不下我们,还有南洋,还有更远的地方,你知道我的敛财能力,我能肯定的是,就算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但依然能从空手开始,过的很富足!

但在任何事情尚未明朗之前,提前的战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非常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尤其在涉及到储位的方面上,千万不要站错了队。

一步错,那就是一生错了!”

李志望着月光下反射的池水,轻声道:“你都知道了!”

李贤点了点头,他的脸色变得很凝重:“即便是岁初的时候,你和寇公他们联名上书,以劝官家早日立皇太子,我都不觉得有什么,甚至是赞成。

但是有些事……尤其你于前日,不该伙同李迪一同上书,弹劾王钦若丁谓弄权!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在尚未涉及帝国的根本事情上,我们需要的便是隐忍。”

李志过了好长时间,才长出一口气:“我讨厌大宋朝堂的内斗,因为最终伤及的整个大宋的运转,最终伤及的大宋的百姓的生活。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不相信,小弟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多年一年,便于亲自整理的从官经之上,为为兄所书的,便是这八个字。

既然入了官场,即要能一直保持初心,我看不下去,在这么下去,看着更多的忠贞臣子为此被贬,看着大宋的朝堂陷入黑暗,看着党项人趁机崛起欢呼雀跃,看着辽人于边境之畔,嘲弄不已!

所以,明知可能失败,可能影响仕途,我也必须做!

我亦知道小弟你说的机会,但时间太长了!

你常说我稳重,但为兄现在才觉得,小弟你是真正的稳健!但为兄从不是个喜欢沉默的人……

此外,就如同你在大海上乘风破浪,为大宋开辟更遥远的海岸,更遥远的藩属一样,为兄也渴望为大宋的朝堂开辟新的天地!

前岁你让我留意的那名叫朱说的青年,我见到了,我觉得我们是同一类人,都有着革新大宋的胸襟。”

李志的语气越显低沉,但越能显现出他心中的决心,语气一顿,再道:“就在今天早上,王公逝世了!而于前日,他和我们一起上了最后一本奏书。

小弟你也看到了,老一辈的大宋脊梁正一个个的倒下,如果我们这些后辈不能挑起他们的重担,那大宋不仅会有你常说的骨子里的弱,更有着亡国的忧患!

因此,我们必须顶上去,义无反顾的顶上去!

因为我们是宋人,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家人,也生活着许多无辜的家人!

孟子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但不意味着事事都要谨小慎微。

为兄没有记错的话,当年于华州之时,你不过七岁,让仆从买来石灰,研究着石灰的配方时,道出过一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兄觉得很有礼!这才是我大宋士大夫的追求,这也是我大宋士大夫应有的脊梁!”

李贤知道兄长口中的王公是谁,他没想到王旦也在这个时候去世了。

这几年,知名知姓的一位位大宋初年的名臣,相继尘归尘,土归土。

一个新生的时代确实降临了。

吕夷简,王曾,曹琮,种世衡,范仲淹,包括他的兄长李志,甚至于他,都要被迫登场。

可能是灵魂不属于这个时代,虽说已经决定融入这个时代,并对大宋有了认同感,但骨子里,还是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警惕。

他可以为大宋收复故土,为大宋开辟疆域,为大宋积累财富,为先辈们的生活添上一把力,但让他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这个王朝,还是有些做不到。

但兄长李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以至于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之时,完全摒弃了他少年时,为之辛辛苦苦地书写的从官经中的几个要义,比如韬光养晦。

李贤有些惭愧,会不会是中的无数穿越者丢脸了?因为他真的没有那么高的崇高目标和理想。

他只想快活的活着,同家人们一道快活的活着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大宋年轻的脊梁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