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络游戏>战国之高氏物语>第五十五章 兵临山城攻势急
中的匠户,组成一队。人数不多,约四五十人,交给大井盛朝负责管理,调拨了两个百人队协助,连夜赶工。

小野忠明等人提议,仿照一向一揆的战法,驱赶羸弱百姓去填壕沟、挡箭矢。高师盛稍稍考虑过后,没有完全采纳,但也没有直接否决,而是采取相对折中的方法。

凡能持布袋三石投入壕沟者,皆可从军中领取一表杂粮,放还归家。

今川军沿途杀戮不断,已经让信浓国人惶恐畏惧,所以他们才会为了活命,接连请降,如果攻城时那他们当蚁附填壕,很可能会激起他们的怨恨。

如果同城中的绍田军勾结,里应外合来夹攻自己的本部,可就适得其反。

何况有莲照寺在旁协助,他相信很快就能破城,不必妄做恶人。

但使用百姓填壕沟,确实可以有效减少足轻的伤亡,与其武力逼迫百姓送礼,倒不如以利引诱,果然,半个时辰内就有上百名青壮主动要求加入先手队,抗土袋、束札去填壕沟。

信浓眼下缺粮,一表杂粮算是相当多的数量,这上百人若是都能领取走一表杂粮,就是上百表杂粮,折合成石高数也差不多小五十石,对今川军的存粮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供应压力,不过最迟明日傍晚,莲照寺支援的第一批粮秣就会送抵城下。

况且,这上百人得先保证搬运三次土袋的过程中,能够活着回来,才有可能领到购赏许诺的杂粮。即便能活着回来,也毫发无伤之人亦是几乎不存在的。

重伤之人,只要以治伤的名义扣留军中不发,拖个三四天,肯定会有许多人因伤情恶化而死,到时候就能省下大多数粮秣,真的有少数仅负轻伤,或者神佛庇护没有受伤的百姓,那十几表杂粮,高师盛还是出得起。

城外忙碌一夜,城内也是没有丝毫放松。虎出曲轮丸上的敌兵也多次试图固定在大橹顶端的发石机,抛射焙烙玉和火油罐,来阻挠今川军的攻城准备,无奈距离实在太远,射程不及。

城外的今川军也不客气,在城外安全处不停吹螺打鼓,向城中放箭,骚扰城中守军不让他们安心休息,一直闹腾到后半夜才交替散去。

平旦寅时一鼓埋锅造饭,日出卯时二鼓炊毕,辰刻朝食用饭完毕,全军击鼓,集合攻城。

千国寺城所处之地,山高谷深,冬日朔风遍吹全营幡旗,兵甲挂霜,反倒让人为之精神一振,连带昨夜忙碌地疲惫都悉数卷去。

高师盛选定虎出丸的正门做主攻方向,宽达十几间的水壕前,这会儿亦结上一层单薄的浮冰,初生朝阳攀上山头,非但没有驱散寒冷,反倒平添三分肃杀凛冽。

飞驒众和莲照寺僧兵眼热购赏,纷纷自请为先手役。先手役的作用举足轻重,顺利则鼓舞士气;挫败则沮丧军心。

他不能交给这些仅凭蛮勇的游势,选了北庄盛忠为先手役的足轻大将,领六百人举着半截船、板楯,趁着敌军疲累逼近壕沟。

半截船形似半截翻覆的小渔船,以四根木柱支撑顶盖,攻城时,四名足轻各持一柱,用以遮挡矢石,至於行动则除了从船头中间的小开口窥探方向外,就只能依靠后方太鼓手的指挥,船下的士卒们跟随鼓点调整方向,齐头并进。

除了这四名足轻之外,每艘半截船下,尚有十人,背负信浓杂兵挖掘装满的土袋,负责填平壕沟。

因为半截船数量有限,只允许少数今川军的精锐足轻使用,剩余出阵的士卒和主动参与填壕沟的青壮,都只能扛着板楯、柴草束札跟在半截船的空隙处,列成竜甲楯墙,缓步跟随。

城头上敌军喧哗叫嚷,急忙点燃火把,调整橹台上发石机的方位。组头、兵佐大声喝令,长弓、铁炮齐发。因为是临时赶制,半截船打造的颇为粗陋,但非常结实,顶盖用铆钉将数张厚木板拼接,密不透风。

弓矢射穿不透半截船,仅有丢下柴草束札后,没来得及撤回竜甲楯墙内的几名青壮,被铁炮打中跌落水壕,还没来得及挣扎爬上岸,就被友军投下土袋砸回水中,很快原本澄澈的冰冷池水就被鲜血和黄土,搅成一片浑浊。

这些青壮损失,本就在预料之中,不多时,第一波填壕的部众返回,半截船和板墙上插满了箭矢,今川军士卒因防护严密,无一伤亡。

诸人一夜未睡,此时俱在高师盛旁边,一起观战。瞧见此景,本间滕秀、相良景泰见到此情此景,开怀大笑,主动请令上前,第二波填壕战要亲自带队加入攻城。

两人在朝比奈信置麾下的时候,从来都是负责带队填壕的蚁附众,不仅部众伤亡极大,而且自己本人也是亲冒矢石,冲在最前面之后,可战后赏赐缴获永远是最少的。

救援泰平寺之战,两人带兵担任填壕,差点死在上田鹰骑刀下,可lùn_gōng行赏却根本排不上号。

而归高师盛调遣后,一下子翻过身来,成了军势中的主力兵马,方面之将,再也不用冲锋陷阵。

获得赏赐与平山党的部众,向来一视同仁,甚至隐约高过后来支援的五百今川军足轻,故此对破城后的五十万永乐钱,亦是想要收入囊中。

此刻,见得最危险的填壕战,都如此安全。不禁动了心思想要上阵混些战功,就算不能拔得头筹,有这一番功绩,也好在破城后多索取一些钱粮。

高师盛自无不可,二人拜谢而去,不多时带着第二波的士卒又到了壕沟外,这回城中守军吸取上回的教训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兵临山城攻势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