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宋王>第三四三章 不谋而合
他们在变法中的利益会受到损失。

当然了,这也与战争的规模有关系。规模小,花钱也就少,规模若是大了,可能内政方面的许多改革多半会停滞不前。

故而,这件事如何决断,不同的人注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动机和理由绝对不是那么纯正,考虑国家之前,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这也很好的迎合了一部分有“恐夏症”的官员。故而支持者着实不少。

皇帝赵顼很是无奈!

他的为难之处正在这里,他是有雄心壮志的,按照最初热血上头的愤怒,他是很想出兵开战的。可是转念一想。不免又有许多的顾虑,此一战打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呢?这是自己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若是战败必须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对于以后的军事谋划,大臣与战士们。甚至包括自己的信心都是大有影响。所以赵顼不得不慎重,说实话,他现在当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最初的想法是隐忍,等过几年继续实力之后,然后再好好的教训西夏。寄予厚望的便是王安石主持的变法,可目前为止,变法的成效着实说不上。不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赵顼倒并未因此失去信心。

此番有所顾虑也正是因此,他不想因为开战将变法终止,或者是因此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眼下。对他而言,变法才是第一要务。

可是西夏的动作的确有些太过分了,按兵不动?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呢?对于自己的颜面和威望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仁宗一朝,向来是以和平著称的,很多时候都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除了庆历年间,范仲淹和狄青在西北有些动作之外,相对来说都是息事宁人。

如此虽然天下太平,可一直无所作为,在对外方面难免为人所诟病。说实话,赵顼有些看不上爷爷的作为。

他希望效仿的是太祖太宗这样大有为的君主。甚至超越他们。第一次见到王安石的时候,他便让王安石评价唐太宗。由此可见,李世民是赵顼的偶像,一个有宏图大志般的君王岂能承受这等屈辱?

也许。有人说唐太宗也有汴桥之耻,可以发愤图强,一雪前耻。

可是赵顼的处境不一样,他们父子是过继过来的,是以宗室子弟的身份继位的。若是不能超越前朝的仁宗皇帝,会让人看不起的。地位和颜面都会大受影响。

仁宗皇帝去世尚不足十年,英宗在位短短四年毫无建树。故而所有的压力全都在赵顼身上,他有种急于求成的想法,故而在任何事情都不敢松懈。

西夏这件事,对他来说是压力也是机会。一方面可能是变法因此受影响,一方面是关系到自己的权威与尊严,当真难以权衡。

结果听了半天的大臣意见,还是个左右为难。

此刻赵顼满脑子都是西夏这件事,故而并未注意到,朝堂上已经是泾渭分明,各执一词十分明显的局面。党争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逐渐开启,可是赵顼根本没有察觉。也没有注意到这会带给大宋朝什么?故而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当然了,虽然是如此,也有一些中立的官员。有些人是为了中立而中立,不想搀和其中,明哲保身。有的则是地位超然,根本不需要明确的站队。

赵顼暗叹一声,看着下面的争论不休的臣子。如此争执下去,何时才能有结果?

底下的官员各执一词,可是几位宰相和重量级臣子都没有说话。

“曾公亮,你以为如何?”

集贤殿大学生曾公亮可是当朝首相,他的意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营救林昭之后,曾相公的声势更胜往昔,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样的平庸低调,可是插手一些事情。

满朝文武都明显察觉到曾相公的复出,以前的他大都是在王安石的阴影之下,而今他则是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首相。

其实曾公亮最开始是偏向王安石这一边的,韩维最初向赵顼推荐王安石的时候,当时的参知政事吴奎出言批评王安石。曾公亮则比较客观的维护,在以后的事情上也对王安石多有支持。

尤其是变法开始之后,新法没有条文,反对者都很多,曾公亮往往是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来表示支持。以至于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十宗罪的时候,还提及宰相之中只有曾公亮支持。

那段时间,曾相公俨然是王安石的伙伴,支持者。可是时间长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曾相公的心态和想法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最直接的便是对新法的失望,和苏辙、陈升之一样。对变法的认识和态度都有了转变。已经三年了,新法有什么成效?反倒是将大宋朝弄的乌烟瘴气,很多地方更加的混乱不堪,情况也更加的糟糕。

作为首相。曾公亮对全国的情况更为了解。他没有王安石的那种执拗,故而看事情更为全面。尤其是林昭上书提及青苗法的弊端,曾公亮更为大为触动。林昭当时是地方官,青苗法的具体推行状况自然最清楚不过,再者。他是王安石的亲信,连他都觉得有不对,事实可见一斑。从那时起,曾公亮开始动摇,态度开始转变,只是劝阻有用吗?

曾相公只能报之以无奈的微笑,要是有用,文彦博和司马光还用得着被迫离开你汴京吗?即便自己是首相,又有什么用呢?只是出陈升之那般退缩也不是办法,必须要做点什么。从熙宁三年开始曾相公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加之


状态提示:第三四三章 不谋而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