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这次出行,时机不可谓不巧妙,太子和八阿哥都随行在侧,京城中明面上最有影响力的三个男人同时离京。大阿哥被圈禁,因此皇上特下令让三阿哥主持朝政,四阿哥从旁辅助。
这个从旁辅助就很有讲究了,到底是怎么个从旁辅助?提提意见或是分摊一部分朝政? 还有提多少意见?分摊多少?
三阿哥头一次站了出来,喜不自胜难以掩饰,对于朝政把持的那叫一个紧,衣服一切有我就行的样子。这要是换了一个人,指不定怎么气愤呢!可四阿哥压根就不在乎这个,既然三阿哥不愿意让他插手,那他就还是做他自己的那点儿事就是了。反正皇上说的是从旁协助。自己做好自己的差事应该也算吧!
康熙五十年五月十八日,大学士张玉书在热河随行的路上病故,终年七十岁。康熙帝命大学士温达会同翰林部院官员,以及内务府总管前往吊唁,赐帑金一千两,料理丧事。派遣内务府监制棺椁幔帐,沿途拨夫役护送回京。
康熙亲书挽章,加赠太子太保,谥文贞。张玉书故去的次日,康熙帝又亲作挽诗一首,并对大学士等说:朕自幼读书,立志待大臣如手足。五十年来,许多大学士都以年老告辞林下怡养,朕常使人存问。凡在朝诸臣,朕待之甚厚,他们也矢忠尽力,历数十年之久,与朕同白了须发。朕念宿学老臣辞世者辞世,告退者告退,每每伤心痛哭。
康熙自诩心胸广博,可张玉书的事情却让他接连几日茶饭不思。
转过年,康熙就要过六十大寿了。虽然不能和张玉书的七十岁相比,但康熙还是难免会生出,也许再有十年,自己就要永远的闭上眼睛这种想法。
一个三岁的娃娃或许会觉得七十岁很遥远。可对一个六十岁的人来说,可能就和明天一样近。尤其是对帝王而言,他们想做的事儿,能做的事儿,太多太多了。时间似乎永远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康熙感叹的时候,自然还会想到自己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是忍不住叹气。
太子不堪大用,往常自己出行都是留下太子监国。可现在这种情况,只怕要是留下他的话,那就不是监国,而是篡国了。
至于八阿哥,自己一走,天高皇帝远。太子和八阿哥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都来来往往,招式不断,这要是给他们两个留下来,朝堂之上只怕就见不到几个老面孔了。
康熙带走太子和八阿哥实属无奈之举。至于三阿哥,文采是不错,只是在政事上并没有什么突出亮眼的表现。这也是康熙让三阿哥监国的原因。他不需要一个能够把国家治理的多井井有条的人,反而更需要一个能够稳定当前状况的人。
要是让老四监国,只怕国库是充足了,朝堂上就要空虚了。
康熙思量过后,才做了这样的安排。把老八和老九老十分开,不让他们继续结党,希望他们可以冷静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