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是从她老娘那里调了个桂枝过来,其他的都是外边领进来的。其他她更愿意外边领人进来,这样的人调/教好了,能成为心腹。而家生子,更王家牵绊太多,多少都能晓得她以前的性情。再有,容易被王家人控制。王家,可不仅仅是她老娘一个人当家。以后的王子腾,她可不希望身边全是眼线。当然,她现在也不会全然信任新人就是。
“女儿给娘亲请安!娘亲今儿可好?”王梓珊看到王太太满脸怒容,觉得很无奈,作为上位者,是能喜怒皆形于色的吗?难怪养出来的闺女会被旁人给算计了去,还是那种致命的算计,在古代,女人嫁人,可不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吗?这般想着,却还是心平气和的问道。
不过,说起来,比起贾家,她还是更喜欢薛家些,尤其想起那少年跟老公相似的面容。不是她愣是要移情,都是陌生人,要个更熟悉些有什么不可以?再有,贾家的那些个烂事,爬灰呀,养小叔子呀,各种宅斗什么的,她真心喜欢不起来。相比起来,薛家人口单调很多。人少,斗争相对来说就要少些不是?
想起薛家进京的时候,也就母子三人,加上二房的薛科薛宝琴,也就五人,清清静静的,多好啊!(咳咳,王梓珊太想当然了,等她到了薛家才会明白,这个时候的薛家,远远不是那么一回事呢!(*^__^*)嘻嘻……)
“哪里能好?你那舅母又来了,可着劲儿的跟我哭穷,说你舅舅衣服旧了,没钱置办新的,说你表姐要出嫁了,嫁妆太少了些,丢老郑家的份子,说你大侄儿也六七岁了,合该是读书识字的年纪,他们没钱给束脩,还说我那二弟多懒,多不听她这大/嫂子的话……”王太太拉拉杂杂的说了好大一通,王梓珊额头黑线直冒。
越听越觉得不耐烦,自从郑家太爷去世后,郑家是没落了。当然,郑家也没真正的辉煌过。当年郑家大姑娘之所以能嫁入王家,也是因为王家娶的是填房。想想贾家的邢夫人、尤氏,不都是小官家的女儿吗?郑家老太爷当年也就正六品官。郑家大爷也就是她那大舅舅,人特别老实,虽然身上有功名,可根本撑不起整个郑家,更别提发扬光大了。
其实,如果有郑家太爷的扶持,郑大舅爷也不是不能在官场出头。奈何运气不济,这边刚考上举人没多久,那边郑老太爷就得了疾病去了。根本就没给郑大舅爷成长的机会,尤其,郑老太爷去了以后,人走茶凉,那些曾经跟郑家交好的人家,哪里会有心去指点一个没多少出息的后辈?他们不是不知道郑家大姑娘嫁入了王家。可在整个京城,王家,还真算不得高门大户,尤其那郑大姑娘是填房,也没诞下麟儿,在王家又能说得上多少话?
而郑家二舅爷,在郑老太爷去的那年,刚刚三四岁年纪,是郑老太爷的老来子,年纪也就比王梓珊大上两岁。自己都靠着郑大舅爷过日子,又能期盼他有多大出息?尤其听她老娘说的,那郑家大舅母尖酸刻薄贪财,本来有婆婆压着,也是好的。可惜,郑家老太太,在生下郑家二舅爷的时候,毕竟年纪太大了,伤了身子,没养好,每几年就去了,走在了郑家太爷的前头。这郑家,还不是郑家大舅母天下?
听她老娘的抱怨,那郑家大舅母,都没起给她郑家二舅娶媳妇的心思呢!
在她看来,想撑起郑家,靠大舅是没多少希望了。毕竟,大舅年纪已经三十好几,孙子都有了的人,是没魄力去拼去改变的,更兼他有一个拖后腿的老婆。二舅倒还有几分打磨的可能。毕竟,十五六岁,也就是高中生的年纪吧。在现在,大多数人心智的慢慢成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看法,不都是高中大学时期?她想,出嫁后,她还是可以为她老娘做些什么的。
听了好大一通抱怨,王梓珊才看着天气也不晚了,这才起身对王太太说道:“娘亲,天儿也不早了,爹爹想来快回来了,女儿去厨房让他们做几个菜去。”
王太太一听,乐了,还是自家闺女贴心,都知道帮她讨好老爷呢!“去吧去吧,你这丫头,是你自己嘴馋吧,偏把事儿往你爹爹身上推。”
王梓珊笑着,却并不说话。她在思考未来的时候,十分明白,王家作为娘家,是她的靠山,古代是拼爹的时代,拼的并不仅仅是爹,还有兄弟。
她老娘就她一个闺女,又没有强悍的娘家依靠,也难怪在王家立不起来。
之前给她老娘把过脉的,似乎长时间的吃寒凉伤身的食物,以至于宫寒,哪里还能有孕?而她可以断定,她老娘生病的时候,王家请来的大夫,也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她老娘,因为她发现,她老娘的症状,显然已经很多年了。而还她老娘,今年也就刚三十岁,连高龄产妇都还算不上好不?容貌姣好,身材保持得也很不错,经过这几天她在膳食上的调理,更是显得红光满面。
多年后,等王梓珊晓得,她要不是个女娃,早就在出生的时候就没命浑身立马汗毛直竖。不过,那个时候的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