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是解元,裕安名列第十七,家宝挂了个尾巴,倒数第一,沈峰如果我没数错,名次应该是第五十一。”
坐在苏宅二进院子的正房堂屋,苏慎把孟蓁认识的几个人的名次一一道来。
孟蓁含笑听着,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
太好了,她就喜欢这样的完美结局。
李正善考的好她早有心理准备,毕竟这人在白鹿书院一直成绩拔尖。
苏慎和戚裕安、沈峰虽然没他出色,但他们也都是先生们非常看好的学子,考试也并不如何让人意外。
唯一一个爆了冷门的就是陈家宝了。
这孩子不如李正善和苏慎聪明,也没有戚裕安的扎实功底,甚至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在练武上面,他也远远不比沈峰那么刻苦。
说实在的,他能拿到下场的名额,苏慎等人都已经很意外了。
现在他居然挂在榜尾险险考中,这在苏慎他们看来,简直都已经可以称作“奇迹”或者“神迹”了。
陈家宝显然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低空飞过,和其他人一起考出举人功名。
听到报子唱名,陈家宝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
还是苏慎推了他一下,严振武又第一时间帮他喊了一句“陈举人老爷在这里”,报子们这才准确找到了陈家宝这位幸运上榜的举人老爷。
“名次出来之后,我私下给了阿善一只钱袋,他收下了。沈峰、裕安和家宝那里,我看到他们的小厮都有自备银钱,所以就没有多此一举了。”
说完陈家宝当时,那副仿若被天大的馅饼儿直接砸懵的搞笑样子,苏慎又跟孟蓁说起了他其中一只钱袋的具体去向。
孟蓁点头以示了解,“这些事你看着办就行。”
他们的这个五人小团体里,最穷的就要数李正善了,虽说住在苏宅、吃在苏宅、考篮也是孟蓁代为准备,让他节省了不少费用,但他手里的银钱却还是少的可怜。
如果他没有高中解元也就罢了,可他偏偏却又考出了本省头名。
打赏报子,和同窗、同年应酬,参加巡抚大人主持的鹿鸣宴,无论哪一桩,他身为头名可都不能抠抠搜搜,失了解元气度。
如此一来,李正善手里的那点儿银钱可不是就彻底不够用了。
现在多了苏慎塞给他的三十多两银子,起码在府城的这段时间,李正善是不必再为银钱的事情发愁了。
至于陈家宝。
虽说他考中的希望十分渺茫,但陈老爷却还是为自己的爱子准备了打赏用的小银锞子,以及应急用的两张百两银票。
也是多亏了陈老爷的未雨绸缪,陈家宝的小厮才能那么迅速的拿出喜钱打赏报子,陈家宝才能在中举之后有钱应酬同窗、同年,有钱置办参加鹿鸣宴的衣衫配饰。
鹿鸣宴后,苏慎等人结伴回乡。
与之前来参加乡试时的悄然离开不同,这次几人是在一大堆人的热烈迎候之下回到的宁海县城。
李正善这个新鲜出炉的解元老爷尤其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在场的一大半人都是奔着他这位举人老爷来的。
苏慎一见李正善被众人团团包围、无法脱身,当机立断就把自己的小厮雪松给派了过去。
雪松已经习武一段时间了,虽然还称不上学有所成,但身手却已经远比一般人灵活有力。
再加上他为人非常机灵,有他护着,李正善至少不用担心在推挤之间被热情的乡绅、商户们误伤。
比他人气稍低的是侥幸上榜的陈家宝,不过陈家宝并不是被那些趋利而来的人包围,他是被自己的一大票亲戚和家人,众星捧月似的围在正中。
之前也说过了,陈家男丁稀少,所以围着陈家宝的,除了他爹娘、祖母、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姑姑姑父,其他人就全都是他的各种表亲了。
他姑奶奶家的表叔表姑、表哥表弟表姐,他姑姑家的表哥表弟表姐,以及他们各自的配偶和后代,大家组成了一个足有五六十人的大型队伍。
就这还是他们都只带了自己已经成年的子女过来,不然人数上怕是还能再多一倍以上。
陈家宝很窘迫,他觉得自己就只是侥幸过了而已,在他心里,他的所谓“中举”跟李正善他们的那种“中举”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他当然也是高兴的,甚至高兴的接连傻笑了好几天才总算恢复冷静,但他祖母和爹娘带着一大票人浩浩荡荡的来迎接他,陈家宝却瞬间羞窘尴尬起来。
不过这孩子是个孝顺的,虽然觉得自己家人这么兴师动众的让他有些丢人,但在面对父母亲人时,陈家宝却还是温言细语、十分乖顺。
如果忽略掉他通红的脸颊和耳朵,忽略掉他颇有些仓皇而逃意味的离开速度,那么你会以为他其实一点儿也不尴尬、窘迫。
相比起他和李正善,苏慎等人可就清净多了。
沈老爷倒是也想轰轰烈烈迎回自己的举人儿子,奈何沈家下人虽多,亲戚却少,尤其他们的那些远支族人还大多居住在县城以外的其他地方。
一时半会儿的凑不到人,沈老爷又不好意思拉了家里的下人过来壮声势,于是沈峰得到的关注顿时就少了很多。
比他受到关注更少的,是苏慎和戚裕安这两个成绩不上不下,又没有太多亲眷在宁海县的。
来迎接他们的,就只有白先生一家以及榆林村的郭家人和杨家人。
苏慎在看到白先生的那一瞬,立刻就和戚裕安一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