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伐清>第九节 问话(上)

开炮的明军并不认为自己的火力在漆黑的夜色中能造成大量的杀伤,事实上也确实没有打到几个目标,不过现在瓜州城外已经是一片大乱。

为了预防炸营,有经验的绿营将领早已经把精锐的部队派去盯紧民夫,他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营地上而不是江边。江边不过是一些人马在装样子,呐喊两声、放两把火,在天明前就会返回营地,明天报一个损失上去,有漕运总督衙门帮忙遮掩,不但有银子拿,说不定还有杀贼的功劳。

川军水师出现后,率先倒霉的就是那些装扮成明军的部队,他们本来只想装装样子,做事认真的人换了身衣服,准备演戏完毕后再抛下;而马虎的就拿着几面红旗乱舞一通,发给他们的军服都没有往身上套,就和旗鼓仪仗一起直接扔在地上。即使是在黑夜中,这么漫不经心的伪装也马上就被川军识破,先入为主的姜楠所部毫不犹豫开始了攻击。

本来只想进行一场简单的化装游行,突然炮弹就没头没脑地打过来了,这些绿营的群众演员立刻就炸锅了,大喊着:“明军来杀我们了!”就向友邻部队或是向内陆跑去。

这时明军开始了延伸射击,没有在附近发现友军部队后,姜楠和武保平不约而同地命令部下攻击所有活动的目标,以打乱清军的部署和节奏。

岸边的群众演员在遭到突袭后陷入了混乱,而营中监视民夫的官兵也面面相觑,他们都听到了炮声和喧哗,却没有人能够出来解释发生了什么事。而那些被看管关押起来的民夫,本来就神经高度紧张,今晚突然被官兵包围更是让他们惊恐不安,等大炮响起后,积蓄已久的恐怖情绪就彻底爆发了。

“明军来杀我们了!”

一部分民夫想的和外面江边的绿营官兵完全一样。不过还有很多人却不这么看,因为历次下江南,明军对百姓都和蔼可亲,和凶神恶煞的两江、湖广绿营完全不同。尤其是从沿江地区征召来的民夫,与其相信明军会屠杀他们,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官兵要痛下杀手的征兆——如果不是官兵策划的,他们怎么会在炮声想起来以前就全营戒备呢?

“官兵要杀我们!”不少民夫都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要嫁祸给川军。”

“官兵要杀良冒功!”脑筋更好使的一些百姓,马上就联想到了功劳和漕银:“他们要劫漕银,要嫁祸给我们!”

实际上这已经非常接近事实的真相了。本来各营都接到了命令,如果有人喧哗闹事,监视的官兵就应该立刻扑进去,把煽动者从人群里拖出来处死,只要反应迅速,绝对能够震慑住一盘散沙的辅兵和民夫。可是各营都开始躁动的时候,监视他们的绿营官兵却在边上毫无作为,因为他们也处在恐慌中,炮声并不是剧本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不明白江上发生了什么事。

……

“难道真的是炸营了?”天边已经变成了银灰色,看到清军营地内一片喧哗,还有火光腾起,姜楠感到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如何诱发绿营炸营也是川军的研究课题之一,早在邓名刚刚离开昆明,给吴三桂发公开信第一次宣称要与对方择日堂堂正正一战之后,邓名就和十七名同伴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其后虽然没有大规模应用于实战,不过还是在湖广、两江的地盘上做过一些秘密试验。

多年来征战的积累,再加上对那些流传下来的防范营啸的方法的逆推导,特殊训练与特殊装备部队——简称特种部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诱发方法。作为帝国军队的高级军官,姜少校当然也有机会阅读过这些理论,他甚至贡献过一些心得。

“马上太阳就出山了……”如果不是天空已经开始染上灰白,姜楠也不会把清军营地那边的动静看得这么清楚。而根据特种部队的研究,这是最不可能发生炸营现象的时间点。因为很快就会天亮,留给乱兵的时间并不多,多半还没有来得及闹起来就被镇压下去。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原因,特种部队认为普通士兵的恐惧情绪在子夜后达到最高点,而天明将近时人的紧张情绪也会缓解,到了天边开始变白的时候,几乎不可能有人还会因为紧张情绪而反抗军官的权威,营啸发生的前提条件就是紧张和不满情绪的大规模爆发。

“而且对方还有警戒。”姜楠又轻声念叨了一句,特种部队的实验研究指出,营啸不但需要不满和紧张情绪,而且还受到绿营军官团的控制力的影响。即使时间、情绪都满足条件,但如果在最开始阶段就有军官介入,带领亲卫捕杀挑头闹事者的话,营啸就会被掐灭在萌芽阶段——为了散布谣言和收买闹事者,特种部队可是花了不少经费,为了防止实验对象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主使,以致影响了成都和武昌、南昌、南京三地的和睦关系,特种部队往往还需要花额外的一份钱来故布疑阵,让绿营就算有所怀疑,也会怀疑到是仇家打击报复这条路上去。

江边的敌营明显地有防备,军官团也没有睡眠,所以尽管是在夜间,控制力也依旧强劲。一个时间、一个控制力,特种部队认为必然阻止营啸出现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都在,但营啸还是在姜楠眼前发生了。

大批的人群冲出了营地,在营地的周围展开厮杀。这些厮杀的人没有明确的阵营和战线,而是盲目地攻击身旁的人,基本上一场交战结束后,他们就会立刻与身边的


状态提示:第九节 问话(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