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明朝小公爷>第26章老谋深算的徐鹏举

徐鹏举当真糊涂么?

徐鹏举,濠州钟离永丰乡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嫡系后代,明朝中期功勋,嗣魏国公爵位长达五十二年!

五十二年是个什么概念?

清朝康熙帝在位六十二年,但实际执政时间也不过五十三年!

这五十三年,康熙励精图治,革除弊政,缔造了中国最后一个盛世。

可康熙时期的文字狱却成为了天下读书人的噩梦,一度让清廷的人才倍感压抑,甚至是压迫。

康熙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历朝历代的皇帝。

徐鹏举不是皇帝,他只是一个功勋之后,仗着祖辈萌荫而位高权重。

他可以嗣爵长达五十二年而不倒,足以说明其智慧。

要知道,从他嗣爵开始,他所经历的乃是明正德帝朱厚照,嘉靖帝朱厚熜,隆庆帝朱载坖,哪一个是按套路出牌的常规皇帝?

但凡徐鹏举有一个不小心,这三个皇帝分分钟就能让他下课。

可他就是没露出一点破绽,成为魏国公五十二年里,除了废长立幼这一件事以外,他几乎和三朝皇帝都保持着良好的君臣关系。

他要是糊涂的话,现在还有徐邦宁什么事儿?

所以他暗中允许徐邦瑞想尽办法结交京官,其实早就算准了徐邦瑞不敢忤逆自己,而且当此特殊时期,朝廷之中的大臣也都会谨言慎行,对徐府之事漠不关心。

故此,才有今日徐邦瑞财大势大的局面。

而这一切,都是他为徐邦宁安排的。

只要日后徐邦宁有机会进入京城,有本事在京官面前露脸,到时候他一声令下让徐邦瑞帮忙引荐,他徐邦瑞岂敢说一个不字?

牛逼!

徐邦宁竖起了大拇指。

论老谋深算,他不得不服。

徐鹏举这一招可谓妙极,一方面让徐邦瑞把相当危险的一部分事都给承包了,另外一方面又暗中帮助了徐邦宁,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一旦徐邦瑞当真要害徐邦宁的话,那朝中原本站在他那边的人也自然会倒向徐邦宁。

毕竟你连自己兄弟都害,天晓得日后你会不会害他们?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能得到体现。

所以徐鹏举根本不担心徐邦瑞会动用朝廷关系暗害徐邦宁,他甚至还期盼着徐邦瑞这么去做。

因为只有这么做了,他才能抓住徐邦瑞的把柄,从而彻底将徐邦宁扶上位。

反观徐邦瑞,他才是那个处处被算计之人!

这么一想,他其实还有些小可怜呢。

他可怜?

徐鹏举冷笑一声,甚是不屑。

你可别被他的外表所骗了。

他这些年暗中勾结徐阶,又与胡宗宪来往甚密,甚至还能在俞大猷麾下安插自己的心腹,你可知为什么?

徐鹏举问到。

咱们国公府的功劳?

徐邦宁下意识反应过来,当即言道。

只见徐鹏举点了点头,脸上又恢复了刚才的无奈。

咱们国公府最近几年虽不受朝廷官员的待见,但咱们毕竟还是功勋之后,而且手握中军,南京府中军都督府的重要性,我不说,你自也知道。

我虽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一旦南边出现任何事,你爹我这个中军大都督便首当其冲,到时候就算兵部不下达军令,南方战事也由我说了算。

你以为胡宗宪那只老狐狸就心甘情愿的让你大哥白白攀上关系?他在东南抗倭,但凡出现任何差错,必定向我求援,到时候我看在他帮了你大哥的份上,若不相助于他,难免会被他向二严告上一状,到时候你爹我还能稳坐南京钓鱼台?

所以啊,无论是以前胡宗宪帮助你大哥上位,还是现而今朝中官员对砸门国公府之事漠然,都是看在咱们手握中军的份上,这份重量比起咱们功勋之后这个假名头,不知要多出多少倍。

儿啊,为父当年让你跟随子木道长学武,为的就是日后你能接手中军都督,有了大都督这个实权在手,日后你才能在朝中有说上话啊!

徐鹏举一番话娓娓道来,不仅将徐鹏瑞能够快速发展壮大自己势力的原因说明,更是强调了南京中军都督府的重要性,同时也解释了当初他为什么要让徐邦宁学武。

身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官想要只手遮天,那除非混到徐阶那个年纪。

可到了他那个年纪,命也不长了,过不了几年不死也要退休。

徐鹏举深知徐邦宁的性格,肯定不可能忍受徐阶一路走来所忍受的,故此才希望他能学武,成为一个武将,进入权力的核心。

毕竟大明朝建国以来,每代皇帝基本上斗在打仗,武将的前途明显比文官的前途要好得多。

而且成为武将能够快速显露头角,累积实力,这完全符合徐邦宁的性格。

可谁知徐邦宁明明有一身好天赋,却始终不习武,导致大好机会白白浪费。

如今,徐鹏举自然只能寄希望于徐邦宁能够参加科举考取一个功名,成为一个文官,慢慢熬上去了。

毕竟只是一个国公的爵位,还不能保证徐邦宁日后能够像他一样几十年不倒,若无实权,那这个爵位即便给了徐邦宁,他也保不住。

但徐邦宁在听了中军都督这个职权的厉害之后,他有些动摇了。

熟读明史的他自然知道成为一个武将在大明朝


状态提示:第26章老谋深算的徐鹏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