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人雄>第40章民生

蔡邕自然知道邓艽的意思,也不介意对着邓艽道:“吾那里藏书数万卷,包罗万象。还不够你印吗?”

邓艽赶紧给老丈人道谢:“谢岳父大人,小婿替天下寒门子弟,谢岳父大人的高风亮节!”

蔡邕没好气道:“好了好了,少来你这套。”

有了蔡邕这些书,邓艽也不会说印刷出来到处卖。去拉士族豪强的愁恨,只在自己的治下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深造。

经过几年的教育,这些羌人除了年龄大的。还有多数妇女,之外都会识字算数。做一些简单报表没问题了,如村里与自己家里的收入支出。一百多万人口,有十余万会识字算术的人。这些都是基层小吏的后备人员,现在有了这些书可以提前开办书院了。

现在邓艽治下的羌人,都穿汉服束发说汉话。就连各种祭祀,也改为邓艽指定时间祭祀。不再是披发左衽的蛮夷了,而是与汉人相差不大的汉羌了。除了明显的高原红,其它都一样包括礼仪。

现在邓艽为蔡邕准备的,吃的用的很多都是天下独一份。吃的是用黄豆,菜籽,炸的油,用的是肥皂加了香料的香皂。穿的真丝内衣裤,东汉还没有内裤的说法。也就是说古人没内裤穿,真是风吹蛋蛋凉啊!

可以说吃穿住行,邓艽将蔡邕一家照顾的是无微不至。蔡邕一家自是,感觉得到邓艽对他们的好。

不知不觉到了年关,今年过年邓艽庄园内人口众多。关羽,李元霸,黄忠,太史慈,李存孝,典韦,高顺,岳飞,薛礼,冉闵,陈庆之,李靖,王猛,张良,张居正,刘基,宇文成都,秦琼,李刚,杜如晦,房玄龄,来隆父子,隗勇还有几个羌人就不细说了。这些人都是十几岁,只有李存孝黄忠年龄大点。聚集众人才知道邓艽,手下现在能人有这么多了。只是都是自己培养的,不知道有历史上,这些人的几层能力。还是比历史上的他们更强。现在还不得尔知!

邓艽将众人聚集,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给他们娶妻,由郡守成就家。也就是成胖子成宣。帮邓艽找几地豪强牢线,让李存孝他娶这些人族中子侄女为正妻。到了年岁的都娶,从邓艽回来到现在,都准备好了。当然都是小豪族,大的人家可看不上邓艽的这些部下。有的甚至,是普通百姓家庭的女子。除了典韦关羽高顺,其余都是孤儿培养起来的。没有父母亲人在,拜堂时只有请蔡邕夫妻做高堂。大儒为他们主婚,几人高兴还来不急自然不会反对。

庄园内开始张灯结彩,大红“囍”贴满了整个庄园。用滕条做灯笼,挂得到处都是整个庄园一片喜气洋洋。杀猪宰羊,庄园内佃户家的小孩。哪里见过这阵势,高兴的四处嬉笑打闹。

邓艽也是高兴的,看着一脸喜色的众人。就连黄忠邓艽也强行,给他配了个十八岁的大黄色闺女。邓艽索性一次性,将手下之人的婚事,全给办了典韦也不例外。只有太史慈太小,邓艽就没管他。

给众人办完婚礼,邓艽又给众人放了几个月的假。从正月到四月,这段时是春耕时节。经过几年的教化,羌人农民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军营的士卒每年春种秋收,都会放回去的,正好给他们也放个假。

时间一晃,到了(178)夏天。邓艽带着呆得无聊的蔡琰,去羌人部落看下羌人春耕怎么样了。

邓艽与蔡琰坐在一辆马车内,前面李元霸赶车。后面跟着两条藏獒,这还是当年第一次到来隆部落时,来隆送给他的。两条藏獒都六岁了,身高一米五,体长两米多,体重两三百的斤。浑身一条纯黑,一条红色,从外表看极其吓人。

邓艽没有浪费人元丹去培养它,狗而已。这狗听话又忠心,还护主可惜它们没有表现的机会。邓艽也一直没太在意,这次出来特意将它们带出来溜溜。

邓艽第一站来到通山县,找了一个小村庄借宿。了解此地百姓生活情况,看看农田牧场。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咳咳”邓艽唱起了歌,此时青藏高原的风景。已经不是语言能表达的了,实在是太美了。湛蓝的天空,空气凉爽通透青海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古代油菜称芸薹,最早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青海、甘肃、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

最早种植芸薹是用来吃叶子而不是用来榨油,慢慢的,祖先发现芸薹的种子通过简单地挤压就能榨出油,于是驯化后的芸薹一分为二,一种是百用来榨油用的油用芸薹,而另外一种是用来食用的“菘”。能榨油的油用芸薹,就被称为“油菜”。

邓艽来到百姓的牧场,这里百姓家家户户都有马匹,猪牛羊鸡。少的十几只鸡,几十只羊一头牛二匹马四头猪。春耕时,家里的小孩帮大人放牧。冬季,小孩就去县里读书识字。

这样几家一起放牧,确保安全。这里狼可是不少,于是藏獒就起作用了。四五户人家,一起放牧带着藏獒。有狼来了,四五只藏獒一起就能赶走。一般狼四五一群,很少几十条狼一起捕猎。

这里只能种一季庄稼,冬季女人在家做棉衣,卖给官衙。官衙留


状态提示:第40章民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