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千金谋势>第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
/p>

可她还来不及计较这件事,就又要担心另外一件事了。

尹国公被押解进京都了。

尹国公在罗州兼并土地,欺凌百姓,这些事情虽然不是她指使的,却也不能说与她无关。

毕竟尹国公每年送来的钱,要比她应该收到的租调要多得多,不用想也知道,这些钱的来路不正。

可她却对这些事情置若罔闻。

看皇帝和朝臣们的态度,这件事情恐怕不能善了。

而且如今太子监国

恐怕尹国公有性命之忧。

若是一些小打小闹的毛病,她相信尹国公一定不会把她收受巨额贿赂的事情供出来。

但如今性命攸关,她便不能保证尹国公会不会牵扯到她了。

虽然她知道,即使尹国公把她供出来,只要她认错的态度诚恳,皇帝最后也无非就是苛责她几句,并不会真的把她怎么样。

可是她想要的并不只是自保。

她想要的是无上的地位,她想要的是大权在握!

她是公主,皇位轮不到她来坐,她便只能扶植一个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帝与李复书的感情深厚,她若是想要废太子,立四皇子为太子,就必须要有大臣们的支持。

但若是尹国公把她收受贿赂的事情爆出来,让皇帝知道她撒了谎,对她心不满,恐怕她这些年来凭借皇帝的信任而积累的威望就要损失殆尽了。

她与李复书争权,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

若是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爱重,还有几个人会站在她这边呢?

而且如今李复书监国,那些原本在观望就已经偏向他了,若是再爆出她与尹国公案有关,恐怕朝中的那些顽固派也要对她口诛笔伐了。

若是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她还有什么能力与李复书政权呢?

好在她经营多年,在京都势力庞大,在尹国公到来之前,她尽可以做些准备。

不日,尹国公被押解进京都。

在李复书的督促下,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法司迅速组织了会审。

应李复书的要求,他们在会审的时候着重盘问了尹国公,康宁公主与此案的关联。

若是以前,他们恐怕不会因为李复书一句话而得罪康宁公主。

因为康宁公主之前四处联络皇室宗亲和王公大臣们,或明或暗地都表示过李复书应该把太子之位让给四皇子,并且让他们支持四皇子做太子。

由于康宁公主是皇帝的亲近之人,所以许多人都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

但是现在,皇帝让李复书监国,这便意味着在皇帝心目中,他根本没有想过用四皇子取代李复书做太子的想法。

改立太子的谣言,不攻自破。

可尹国公的嘴却严得很,无论审讯的人如何威吓,他硬是半句话没有说康宁公主的不是。

由于当初姜无谄揭发这件事情的时候,皇帝还没有让李复书还没有监国。而且他当时对康宁公主的态度,让去罗州调查尹国公案的人明白,绝不可以把康宁公主牵涉其中,不然恐怕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所以如今李复书手中,根本没有康宁公主收受贿赂的证据。

判案之人也只能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尹国公的头上。

尹国公案震惊朝野,举朝瞩目,会审的官员们加班加点审理此案,很快有了结果。

尹国公在罗州肆意欺凌百姓,勒索财产,恶意兼并土地,任情生杀佃户多达二十余口人,情节极为严重,影响及其恶劣,判处尹国公抄家问斩,世袭的国公爵位降为县公,并由没有参与此案的旁支继承。

虽然这次尹国公的案件没能把康宁公主怎么样,却极大地削弱了康宁公主的势力和威望。

李复书对这个结果是比较满意了。

只是赵学尔却仍然没有放过这件事情。

她与李复书道:“如今皇室宗亲、王公伯爵等受封爵位者,都是私自派人征收封户租调,可派下去的征封使者却经常烦扰地方州县官吏和黎民百姓。就像这次尹国公的案子,便可以看出受封爵位者私自征调封户租调的危害性。我有时会想,若是由朝廷专门派人统一征收租调,受封爵位者再从朝廷领取租调,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皇帝会赐予皇室宗亲、王公伯爵等受封爵位者封地。

封地的大小通常根据爵位的高低来定,有时候也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来定。

而封户就是封地上的平民百姓,当他们应充当封户之日起,便不用再像朝廷缴纳赋税,而是向受封爵位者上交租调。

但其实南唐实行郡县制,受封爵位者在封地并无统治权力。

只征敛封邑内民户租调充当食禄,租调由受封爵位者自己决定。

通常受封爵位者会根据年成把租调定在合理的范围,既能让封户生存,又能保证他们有不错的收入。

李复书面露难色:“可封户租调的多少向来是由受封爵位者自己决定,若是朝廷统一来做这件事,增加人力物力不说,恐怕受封爵位者也不会同意。”

“他们为什么不同意?朝廷替他们征收租调,减轻他们许多负担。”

赵学尔道。

李复书道:“若是朝廷说要替他们征收租调,他们会觉得这是朝廷收回封地的借口,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受封爵位者的共同抵制。”

赵学尔不解:“受封爵位者本来就没有统治封地的权力,只不过是征敛封邑内民户租调充当食禄,既然如此,朝廷征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