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胜诉才是正义>第179章 和老朋友的友谊

转眼了三个礼拜的寒假就过去了,爱德华进入了第二学年下学期,随着新学期开学,最大噩耗是功课依然紧张。

虽然排课不是特别多,一周五天,每天只上半天,但精英教育的压力并不在于让学生在课堂里呆多少时间,而是来自老师的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小论文小型课堂讨论,倘若稍有疏忽,很容易沦为大家的笑柄,这在极其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米国是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故而大家都在玩命。

好消息也有俩,首先露丝伯格依然会教他们《宪法》课程。

宪法博大精深是值得钻研一辈子的学问,用一个学年来打基础倒也挺正常。

爱德华本来就决定毕业后走宪法上诉律师路线,如此倒也很对他胃口,学业生活两不误。

另一个好消息是老尼佐那边正式认栽,斯普林菲尔德老人之家在这场老人院经营比赛中大获全胜。

孤单单的爱德华打败了沃顿商学院的达米和他金毛师兄的组合,更别说还有金毛师兄临时借出来的管理团队。

为此,米兹拉西拉比非常开心,免了自己外孙五万美元的债务,那原本是说好的用来“处理”伯格曼案件的费用。

但爱德华对此颇有微词,因为这套跨时代的压榨养老院老不死钱财的套路,能给老东西带来更多的可持续收益。

而且看米兹拉西拉比的意思,今后显然也有进军养老事业的打算。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爱德华挺佩服自己外公在赚钱上的眼力的。

显然老家伙对伯格曼的产业帝国做过一番深入了解,发现了这个目前处于低谷,但未来会具有良好收益率的“朝阳产业”。

眼下米国人口已经迈过2y大关。

虽然战后婴儿潮大军刚刚成年-爱德华自己勉强也能算,这些年富力强的米国人将会扛起今后几十年米国发展的重任,但同时也要看到,养老问题开始逐步显现。

米国人口增长率其实一直不低,在19世纪初接近40,到20世纪初下降为20,眼下也维持在15左右。

这实际上非常恐怖的增幅,不但有新生儿,还有大量的欧洲移民人口。

眼下社会上的养老问题已经开始悄悄露头,但关注的人不算多。

老人的来源主要是镀金时代后期(1870-1900)的新生活以及之后三十年大量涌入的青壮年移民,眼下他们都已经垂垂老矣,而西方传统的文化中并没有赡养老人这一条。

老拉比私下也对爱德华表示,这是个很好的产业,而且可以传家-客户有钱弱势好糊弄,以及不低的利润率和极其稳定的现金收益,而且还能靠着这群老不死的名头,从政府骗到各种各样的补助津贴。

怎么看都是符合犹太人审美的好买卖。

说实话,爱德华也想去掺和一脚,他当然没指望自己名下挂个养老院-老拉比不会同意,他自己也没兴趣,万一出个丑闻啥的会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他觉得外公应该会慷慨的让他在养老院体系中掺一股什么的。

结果什么都没有。

这意味这他爱某人开创出的捞钱大法,今后带来的滚滚收益与他都没有关系了。

“真tmd是个犹太人啊!”他一面感慨,一面感受着祖孙间特有的其乐融融。

五万美元不是小钱,相当于一个中产阶级5年不吃不喝积攒下来的所有积蓄。

这个时节,钱还是非常值钱的,美元虽然事实上和黄金脱钩,但依然是这个星球上购买力最强的货币。

理论上,卢布也是。

莫斯科的官方兑换比例是1卢布对1.1美元,其坚挺程度甚至超过老牌的英镑。

但这种官方控制下的汇率是怎么回事,大家也心知肚明,反正莫斯科居民大凡手里有美元的,绝对不会去国营银行里兑换,红色首都大街小巷里有着无数的黑市交易者,他们最喜欢绿油油的美元。

带头大哥都这样,下面小弟自然也跟得紧。

别的华约国家这么搞搞或许还行,但冷战前锋的东德也学老大哥打肿脸充胖子就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不顾两国经济差异,强行规定东德马克与西德马克的兑换比率为1:1.

这就让让那些驻扎在东柏林的北约人员薅了羊毛。

他们日常工资是用美元、西德马克、乃至法郎来结算。

于是,这些家伙发明了一个玩法,拿着100西德马克,去黑市上兑换,通常可以换到至少200东德马克。

然后用这钱去东柏林大肆消费,作为计划经济的东德,物价制定的非常低廉,通常一天吃喝玩乐后,手上还能剩下百八十的东德马克。

这群家伙再利用外交人员身份优势去东德银行,要求将其再换回西德马克。

这样等于,他们在东柏林白吃白喝一天,晚上一结账,原本那100西德马克一分没花出去,反而还能多落下几个小费来。

当然北约工作人员工资都很高,他们其实也看不上这点羊毛,但白吃白喝加上还能利用规则让对手吃哑巴亏,也是赏心悦目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而且,只要金额不大,东德政府也不好意思为此发作翻脸。

于是,史塔西(东德国家安全部)只能玩了命的在东柏林狠抓各种外币黄牛。

但这项工作完成的并不理想。

史塔西贵为顶级情报机构和政治警察,在对外渗透和对内情治安全上做的几乎无懈可击,他们甚至能在西德总理身边安插自己的间谍。

可那都是“看得见”


状态提示:第179章 和老朋友的友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