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丢开了基因检测这个数量庞大得无法想像的重复劳动,开始研究更有趣的基因标靶技术。
目前,在基因编辑技术中,如何准确定位,如何使剪切蛋白准确的切到所需的位置,这仍然是一个靠运气的事。
如果能解读出人体dna链条中的所有基因,确认每一对碱基对的基因表达信息,那么……准确的切中所需的基因片段,就很重要了。
如果能一次就切中位置,能百发百中,不会脱靶,无疑会使得基因编辑技术的效率成千上万倍的提高。
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定位全靠转录酶。
转录酶相当于一台雷达。转录了目标基因之后,转录酶获得目标信息特征,然后在基因链上进行扫描搜索,比对目标。
找准目标之后,跟剪切蛋白结合在一起的转录酶,就会驱使剪切蛋白贴合基因链,对目标基因进行剪切操作。
理论上,这个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雷达”的功效比较差,经常找不到目标,甚至找错了目标。
现在,陆离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雷达的搜索能力。
但是……很难搞啊!
转录酶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蛋白分子,“硬件设备”上完全没有更新换代的可能性。
硬件上动不了手脚,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更新软件,提高分辨能力。
要提高转录酶的分辨能力,就必须掌握基因链上的所有基因信息。
好吧,又回到了原点。
还是只能先做基因表达检测,先确定三十亿个碱基对的基因表达信息再说。
从事基因方面的科研,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基因的了解有多少!
前路漫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