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明天子>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

第二章财政危机的延续

在当年大战之后,在朱祁镇想来。

大抵是两三年之后,朝廷恢复元气,财政情况转好,那个时候就大举出关,步步为营,恢复开平,大宁,东胜卫,将整个漠南蒙古纳入朝廷手中,瓦刺隔着大漠对峙,然后再经营海西,以长白山为屏障,海路为转运,海西大量屯田,当粮草充足的情况之下,一路逆黑龙江西进,一个沿着辽河北上,双方夺取肇州,也就是而今哈尔滨以西边一点,然后经营肇州。

肇州虽然苦寒,但是水土尚可,可以屯田。

朝廷经营好了肇州,就从肇州直掏漠北。

从漠南直扑漠北,要越过宽达数百里甚至更宽的瀚海。这是一个极大的困难。

但是从肇州进入漠北。

却是河道密集,水草丰盛,甚至很多地方是可以屯田的。

所以胜则狂飙突进,如果不胜则步步为营,与瓦刺拼国力。

这个几乎朱祁镇酝酿了太久太久了。

只是事实与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

正统十四年的一场大战,给大明财政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周忱用尽办法,才堪堪维持住。

也做了很多不体面的事情。之前说过的,就不说。比如卖度牒,不错,就是和尚的身份证。

太祖皇帝对和尚有多限制,比如当和尚要考试,比如四十岁以上才能出家。等等。后来法度有些松弛了。

宫中很多人都信佛,但是朱祁镇却是不信的,他对佛教没有怎么打压,也没有怎么扶持。所以京中和尚的数量在他亲政之后,还有大量的缩减。

原因很简单。

在北京建立佛寺的主力就是太监。

宫中的太监与外面的佛寺,是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朱祁镇对整个太监群体是持打压态度的,也影响到了外面的佛教。

所以度牒就有很大的市场,周忱就开始卖度牒,狠狠的从寺院捞了一很多了。

正统十四年各种法度执行的非常严格,而罚脏银的收入创了新高,达到了一百万两上下。

所谓的罚脏银是刑部的收入,在大明律之中,有不少罪行是可以用赎刑的,就交罚款。

可见周忱在面对财政危机的时候,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朱祁镇本以为,在正统十四年之后,他与也先都是在处理内部问题,他恢复时间应该比也先处理脱脱不花快一点。

却万万没有想到。

正统十五年尚好,正统十六年就是老天爷不给面子了。整个正统十六年,都呈现出一股西旱东涝的局面。

甘肃,陕西,山西,乃是大旱,而辽东,山东,淮安,却是大水。还有两京地震,虽然没有伤多少,但是也弄得人心惶惶的。

不管是旱还是水,总是要赈灾的。

所以,正统十五年刚刚攒了一点银子,就砸进去了。

不过正统十六年整个年度来,还是差不多的。毕竟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并不是北方,而是南方。

南方也有些不顺,但是总体来说也算是丰收。

而此刻周忱坚决要求将正统十四年从各地抽调的银子给还回去。

因为他做过地方官,太明白一件事情,将地方财政抽空,有多大的影响,而很多事情即便是地方没有钱,也是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对百姓的变相加税。

朱祁镇满心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还是周忱顾虑周全。

朱祁镇固然是想灭瓦刺,却不想因为瓦刺的问题,让百姓遭殃。

只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个想法,让他正统十七年的日子好过一点。

如果说,正统十六年,大明是北方东涝西旱。那么正统十七年,就是天下北涝南旱。

北涝到了什么地步,去岁大旱的陕西,

正统十七年八月,河决延安,绥德。

至于整个北方都报上三个字:“大雨水。”

这一片大雨水有多大?

朱祁镇从各地报上来的情报上来看,四月份于谦上报,新河水位超过预期。

这一条新河也是朝廷财政的吞金兽。

财政危机一直不能度过的另外一个原因。

正统十四年的时候,于谦仅仅来得及修建一两岸的遥堤,两道夯土大堤,相隔四五十里,将黄河水给限制在其中。甚至有些地方距离百里左右。

预估黄河除非是汛期,否则黄河水是灌不满河道的。

但是而今刚刚进入三月,黄河水就满了,从河南岸到河北岸遥堤一片汪洋,至于在河道内部修建的什么月堤内堤,都被黄河水给淹没了。

于谦自然是紧急上报。

不过,总体来说黄河新河道还是有惊无险的,首先是于谦数年之间一直在治理黄河与运河体系,黄河大堤基本完成,至于运河河道,也即便完成了。只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运河如何通过黄河北上。

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于谦正在想办法解决。

准备在河堤上修建一南一北两道闸口,让船只通过,不用的时候,或者是汛期就封闭住。

于谦搞定的工程,总体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其次也是整个工程,还没有完全完工,很多材料都有剩余,当黄河水大至的时候,加固也是很轻松的。

从四月道五月间,似乎是第一波降雨,主要在河南,陕西,等黄河流域。黄河数次表现出很危险。

于谦都及时处理了。

两岸百姓都上了堤坝。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得出来,黄河改道的阻力


状态提示: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