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科幻未来>世有弦月>第四百一十章:流言四起,阵前换将(一)

牺牲了将士的廉颇,总算是摸清了秦军兵丁的个人实力,以一敌赵军二人,尚不落下风,此时对上士气下虹的秦军,对于赵军来说,是不明智的选择。

且对于主将秦文谨,这位后起之秀,廉颇对于其人领军作战,只是从他人口中听闻,还有便是各国有与其对战过的事迹,加以分析。

年纪愈发大的廉颇,挑灯夜读秦文谨的事迹,至于蔺相如与其见过的事,倒是不得而知,彼时谁也不会知晓,那三个小小的少年,会成长至如今的地步。

目光在触及到当初秦国迁都,六国后方的蛮?躁动,齐齐突袭后方,虽不至于突破六国城防,却一定要出发去拦截秦军的军士赶回救援。

谋算精准,能将眼前可用之物,一一掌握在自已的手中,其人之能,由此可窥见一斑。若此人乃是赵**中的将领,廉颇少不得重用,便是退位让贤

可麻烦的是,此人乃是敌军,且对他们紧咬不放的敌军。廉颇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放下了手中秦文谨生平作战事迹。

本以为据守在长平,乃是他廉颇权衡利弊的结局,在了解了秦文谨的作战事迹,再无一丝侥幸,未曾想到据守竟成了无奈之下的抉择,最为有利的结果。

见下两军对峙,端看谁人压制不住,率先出击。

不过廉颇自认没了年轻时的冲劲,但是有一股子老将的沉稳,定不会冲动行事。对方的大将虽年轻数十岁余,沉稳却也不输他。

如此一来,两军只能做持久战的准备,而他廉颇则做好拒不出迎的准备即可,无须多作担忧。甚至还有一点,廉颇认为可在秦军的粮草辎重上,大作文章。

做好准备的廉颇,奇迹般的发现秦军同样安静了下来,就像是两个友人,隔着高高的城墙对望。就像是后来的乐人中,那高渐离与师旷二人,抚琴相对。

不过,廉颇明白这些都只是假象,端看秦军筑壁垒,大有一副长期的驻扎在此的模样,果然与心中的预想一样。

既然按照他预想轨迹在进行,便可着手去安排了。

两军对峙,岁月悄然流逝,两军相遇,乃是山花烂漫之际,如今已值孟秋,正值炎热难耐之时,许是烈日当空,两军皆有默契的缩在壁垒背后,拒不出兵。

秦军大营。

幕府中,秦文谨手指点着几案上的地舆图,与身边的诸位将领指指点点,一众将领闻言,不住的点头,或是有不同想法的,亦提上一点。

秦军众将士,你一句我一句,将整个战事的轮廓,在几案上的地舆图上,一点点的清晰呈现出来。虽说按照上头所指示的行事,秦军定然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秦文谨以及诸位将领,皆明白一个道理,纸上谈兵终不过是一场空谈,最终还是要主将及其将领者,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灵活应变。

谈到这纸上谈兵,秦文谨笑与诸人道:“纸上谈兵者,诸位可有识得之人?”

诸将一头雾水,怎的突然将话题转到这里了。不过将有所命,焉敢不从之理?诸位副将仔细的回忆起了,生平所识得之人,是否有符合之人。

良久,最后一位副将也摇了摇头。末了,他还问道:“大良造,我等俱是不识得如此人才,不知方才所问,乃是何意?”秦文谨闻言脸上的笑意愈浓。

在座的诸位副将之中,虽不至于全是老秦人,可如今既然投在秦军之中,则俱是他老秦人,老秦人中无那等纸上谈兵者,岂非是乐事一桩也。

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秦文谨接着说道:“诸位不识得,可文谨识得这样一位‘故人’,若是以此人为对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领闻言,那跳脱的将领跳将出来,大喜道:“大良造在何处识得此人,此人名姓又是为何?倘使以此人为我军对手,赵军必败也。”

一位沉稳的老将,问道:“大良造何以有此想法?赵国难道会听我等老秦人的话,将这廉颇换下去不成?”

秦文谨回道:“此人与我秦军素有渊源也,其父便是当初在阏与与我秦军厮杀,我军死伤泰半,而赵国也解了韩国的阏与围困。

当时的文谨不过稚子,未曾亲眼得见其人风采。据闻赵王初时询问救援之人,乃是廉颇还有另一员大将。此人之父,乃是自荐。”

说至此处,秦文谨停了下来,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又接着说道:“此人之父大名鼎鼎,教秦公不敢忘却。

可是秦国的另一位将领,诸位或者更为熟悉,那人便是曾经死在赵武灵王手中的赵德民,乃是其叔父。”

至于赵德民的死因嘛,如今列国皆有所耳闻。

也不知是谁人走漏了风声,与他们秦军的典客大人有关,咳,虽有些不光彩,好歹教他们秦国,继续生存了下去,才有如今的盛景,他们当护着如此伟大的典客大人了。

对于敌人,自是阴谋阳谋一齐使了,为将者,不止战场之上,也有战场背后的布局,在座的人,能升至将领,谁人也不是个没脑子的。

秦文谨提起那‘纸上谈兵’者,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

还是那位沉稳的老将问道:“大良造此计虽妙,可是那廉颇也并非是无脑之人,一时半会儿看不出甚来,可时日长久下来,总会露出马脚来。”

秦文谨赞同的点了点头,他道:“王老将军此言,文谨亦赞同。不过那廉颇,在数月前一试我军实力,之后便拒不迎战,想必是存了一个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章:流言四起,阵前换将(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