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科幻未来>雍王卫>第五七八章 谁家玉笛暗飞声

盛青峰在刚才雍铭给尚白风分解完成任务时间的过程中,就感觉雍铭是很了解尚白风的现状的。

这个由雍铭设定的三十日的完成任务的时间,是远远超出他自己的原先预想的。

盛青峰本来设想自己完成雍铭交办的专项任务,费时怎么也是要在二十日左右的。

这是因为针对意念控制的遏制手段,盛青峰首先考虑的是要控制现场的氛围,要对行动现场的背景声音进行有利于己方的改造。

在针对“共牲会”开展的斗争中,行动中一旦遇到了“十二地煞”,就要在第一时间里制造出特定的声音,营造有利于遏制“十二地煞”意念控制的声音背景。

借助于强有力的声音阻隔,扰乱“十二地煞”的注意力,分散外力载体的关注力,削弱“十二地煞”的意志控制力。

《礼记》中的《乐记》一篇对于声音有着专门的解释,“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而经由孔子的删定,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入乐诗歌三百零五篇,形成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的诗篇在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所传唱的。

可见音乐对于文化的流传,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盛青峰从事心理疾病治疗多年,自然对于音乐是有着很深入的研究的,对于音乐的作用,是非常了解的。

音乐早已成为他在从事心理理疗的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辅助治疗手段。

盛青峰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总结为十六个字,“声由耳入,音由心生,歌由情发,曲由感成。”

盛青峰从“十二地煞”能通过意志控制所需借助的外力载体的表现,判定“十二地煞”一定是对声音敏感的。

而这样的情况,恰是自己制定遏制“十二地煞”意志控制力的行动方案的切入点,必须要利用起来的。

盛青峰深信,只要能在行动中,争取到消灭“十二地煞”所要借助的外力载体的时间。

从而通过有效的进攻行动,最大限度的削弱“十二地煞”的实力,延长“十二地煞”的反应时间,迟滞“十二地煞”的攻击行动。

那就会让己方在行动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掌握到行动中的主动性,最终成功的消灭“十二地煞”。

为此,盛青峰的考虑是,针对“十二地煞”的情况,选取或是制作出针对性的遏制音乐或是特定的声音,必需的时间至少是十五日。

然后,盛青峰需要用三到五日的时间,来进行这个音乐和声音的检验修订。

这么一算下来,差不多就是盛青峰所考虑的二十日左右的时间了。

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预测,只不过不知道符不符合雍铭对于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会不会耽误后面的行动。

所以,盛青峰没敢在雍铭对自己说完,要分派给自己的任务之后,直接给予雍铭一个明确的答复。

说盛青峰是谨慎也好,说他是多想了也好,事实是不论是哪种情况,他都没有说出自己心里已经想好的,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

他觉得对待这个问题,还是持谨慎态度为好,等雍铭专门问起此事之时,再说出来要好一些。

另外让盛青峰进行更多的思考的问题是,从雍铭的情况介绍中,盛青峰和谢流云等人都知道这被“共牲会”视为手中王牌,行动精锐的“十二地煞”,是畏光惧热喜静的。

由此可以推断出,“十二地煞”对于气味、温度等外部环境条件,也一定是非常敏感的。

但盛青峰觉得雍铭漏说了一件事情,或是说雍铭觉得已经是现成的事实了,就没有必要再特意说了。

那这个引起盛青峰重视的情况就是,“十二地煞”是喜阴乐水,不喜欢高温环境的。

要不这支“共牲会”的先遣队,怎么会选择在林中穿行,刻意避开阳光直射,顺着河流而走,特意接近清凉呢?

这样的环境,温度不高,近有水源,是有利于“十二地煞”行动的。

当然,这避开大路而行的行进方式,也是为了掩藏自己的行踪,避免引人注意,而致自己暴露。

不过,盛青峰对此却是有些更深一些的想法。

因为行动开始的时候,是上午十点半多了,此时的气温已经开始上升,阳气在逐渐聚集。

随着行动的推进,时间已近中午,正午的阳光是一日之中最为炽热的,阳气也是最盛的时候。

在此消彼长间,现场的气温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阴气也是弱到了极点,外部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十二地煞”的。

“十二地煞”虽然身处于木箱之中,却是深知外面情况的。

这是截止到现在,藏身在木箱子里的“十二地煞”,在刚才现场的战况进行到最激烈的情况下,并没有现身向己方发起进攻的原因。

同时也是雍铭所定的,以“火攻”来做为最终消灭“十二地煞”的手段的原因。

“十二地煞”的这个致命的弱点,是己方在行动中必须要充分抓住,好好利用的。

盛青峰现在所担心的是,距离不远的地方就是汶河,若是在最后消灭“十二地煞”的行动中,让其利用河道逃遁,可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因为不知道“十二地煞”的具体情形,对于“十二地煞”是否会在危急时刻利用地形脱身,目前是不得而知的。


状态提示:第五七八章 谁家玉笛暗飞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