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唐在军事上十分安静,极少有什么大的动作。周边的几个国家也是十分老实,比如像西突厥,现在内『乱』不止,几个部落的头领都自命为大汗,彼此混战不休,再加上大唐的暗中挑拨,估计没个十几年是停不下来了。
另外吐蕃那边也十分老实,因为他们内部现在也出了问题,本土的苯教和外来的佛教争斗不休,本来这种情况并不算太严重,但是后来随着大唐向吐蕃输出佛教,而松赞干布也对苯教把持朝政的事十分恼火,因此在暗中也支持佛教,这导致了苯教和佛教的矛盾激化,两种宗教的争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甚至还发生了不少次的流血事件。
吐蕃和西突厥都是自顾不暇,大唐国内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农业方面虽然稍有衰退,但是因为有林邑等地的粮食输入,所以国内并不缺少粮食,另外还有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使得海产品开始进入内地,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这让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开始变得丰盛起来。
民以食为天,只要自家的厨房里有吃的东西,百姓就觉得这已经是盛世来临。不过大唐民间虽然一片喜乐安康的景象,但是在宫廷与朝堂上,还是会时不时的爆发一些冲突。
“不行,我不同意!”太极宫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满脸怒气的冲着着面前的李治斥道,丝毫没有往日的母仪风度。资本大唐486
若是放在平时,李治早就在长孙皇后的怒火下瑟瑟发抖了,不过今天的李治却有着自己的信念。只见他虽然低着头,但却还是坚持道:“母后。儿臣只要采儿为妃,其它谁也不要!”
看到自己这个儿子第一次违逆自己的意思。这让长孙皇后也是一愣,不过紧接着又大怒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太子妃的事由我和你的父皇做主,其它的你就不用再管了!”
“母后……”
李治还想再说什么,不过长孙皇后却是一挥手道:“好了,你不要再说了,退下吧!”
看到母亲赶自己出去,李治虽然还想再争辩几句,但是当他的眼睛对上长孙皇后满是怒火的眼睛时。却是吓的一哆嗦,当下再也不敢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望云殿。
对于长孙皇后的反对,李治早就在意料之中了,而且他也可以理解母亲的心情。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当初大哥的太子之位被废,四哥魏王也被贬出长安,这使得母亲身边只剩下自己,当初自己能坐上太子之位。母亲也是出了很大的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话,现在母亲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她绝对不容许有任何影响自己接位的因素存在。
但很不幸的是,采儿的身份却会对李治的太子之位造成影响。毕竟她是前隋炀帝的嫡亲孙女,虽然现在大唐的江山已经十分稳固,但是还有不少老臣都经历过隋末的动『乱』。对前隋皇室并没有太好的好感,若是采儿真的成为太子妃的话。虽然那些老臣可能不会说什么,但这毕竟会对李治的太子之位有一定的影响。毕竟那些老臣大都是手握重权,长孙皇后可不想因为一桩婚事,影响到李治与那些老臣之间的关系。
想到这些,李治却是叹息着摇了摇头。长孙皇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他真的很喜欢采儿,无论如何也要娶她,所以李治并不打算放弃,今天说服不了长孙皇后也没什么,反正他还可以去说服父亲李世民,另外在前几天他已经给李愔去了信,算算日子这回信也该到了。
想到这里,李治急匆匆的出了宫,然后到登仙楼找到王子豪。王子豪在一年前就接到李愔的命令,开始向将长安的产业向台湾转移,不过因为他和齐王府在长安的产业实在太多了,有些还是不动产需要变卖,所以这都忙了一年了,却还是没有处理完,而这也变相说明了,他和李愔在这里的产业是多么的恐怖。
李治来的时候,王子豪正给李愔写信呢,他一般隔天就要将长安发生的各种情况上报给李愔,而且一路上都是用飞鸽传书,几天功夫就能到达,当初李治和采儿的书信,也全都是通过他相互传递的。
“太子殿下来的刚好,殿下的回信刚到,我正准备给您送过去呢!”王子豪一见到李治,立刻站起来躬身施礼道。
而李治听到六哥的回信终于来了,也是高兴的要命,急忙走过去道:“六哥的信在哪里,快点拿给我看!”
看到李治着急的样子,王子豪却是不慌不忙的从桌子的抽屉中拿出一张手掌大的字条,信鸽带的信自然不太大,所以一般都是这种小字条。
而当李治抢过字条,然后看到上面写的内容时,整个人一下子呆愣在那里,然后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迷』茫,过了好一会儿,那种『迷』茫又变成一种踌躇,似乎有种拿不定主意的感觉,不过他却没忘向王子豪道谢,然后一边沉思一边回到了太子府。
而也就在这时,远在台湾的李愔背靠着躺椅,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旁边的文心轻轻的摇着一张婴儿床,床上的南洋已经睡着了,时不时还动一动小嘴,好像在梦中也在吃『奶』一般。
这里是基隆市齐王府的后花园,而李愔他们身处的地方是个流水亭子,所谓流水亭子,其实就是一个四面临水,只有一条长廊可以通过的大凉亭,不过在亭子的上面,有却有三个用竹筒做的引水管,这些引水管将高处的水引到亭子上,然后让亭子周围形成一层人工的水幕,借着水流的作用,以达到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