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艇大规模发展的一战,乃至达到巅峰的二战时期,那时候的潜艇都称不上真正的潜艇,更像一艘能潜到水里的船,所以叫做潜水船更合适,而那时潜艇的线型基本都是船型(常规型),外形就像一艘船。据说达芬奇曾构思过可在水下航行的船,但具有这种能力的船被视为邪恶的,所以他没画出设计图。
一战二战的大部分潜艇造型跟现代潜艇不是一回事,看起来更接近于水面船只很相似,为了减少航行中的兴波阻力,艇首也采用了类似水面舰船的舰艏形状。这些船型潜艇更多时候和水面舰船一样,都是在水面上航行的。所以,船型潜艇一大技术特性就是水面航速大于水下航速。
从一战到二战初期的常规潜艇只能说是潜艇的雏形,它们在水面航行的时长可以占到总任务时长的90左右,直到快接近目标的时候,为了隐蔽接敌才潜入水中,或者为了规避攻击而潜入水中。这种外形上的缺陷加上并不怎么先进的蓄电池,潜艇在水下的运作功率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多数情况下都维持在了5节左右的航速上。
在新型的“虎鲨”设计方面雅尼克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后世常规潜艇设计。
首先这艘“超级潜艇”彻底抛弃了那种锋利的舰首设计,采用了独特的双壳体结构鲸鱼形,减小了流体阻力。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面航行速度不如水下航行速度的舰艇。
更加浑圆的艇艏为潜艇设计师们带来了一个从前无法实现的附加好处,那就是一部分声呐系统可以安装到这个潜艇覆盖角度最宽阔的位置,这样一来潜艇在水下就可以更远更早的发现自己的目标,死角也只剩下了潜艇尾部一个地方。
而这种声呐系统的强大之处在与它可以不用潜望镜就能为鱼雷瞄准,增加了它的安全性。
为了减少潜行时的阻力,整艘潜艇除了舰桥(指挥台)外表面显得非常整洁干净,不再有杂七杂八的玩意,连装备的小型雷达天线和前水平舵都是可折叠式的。如此一来不但将潜艇的速度提升至极限,也为了减小不规则的零件在水下产生更多的噪音。
这艘“超级潜艇”改进的可不止是外形。
动力方面,“虎鲨”除了装有两台“曼”柴油机(单台1500马力)外,还装备了380块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组成了庞大的超级电瓶,重量达到了270吨,是潜艇里占空间最大,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单一功能组件,消耗潜艇至少10左右的排水量。
有了这种新式的动力总成,这艘“虎鲨”的水下极限航行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19.5节。5节静音速度(用巡航电动机)时续航时间可超过100小时。只需每个一段时间浮到通气管深度充电一次。好在它的空间更大,拥有其它德国潜艇所没有食品冰箱,淋浴设备甚至是健身器材等生活设施,大大减轻了乘员们无法时常放风的的困扰。
静音方面首先改进的便是螺旋桨,摒弃了目前流行的三叶片,首次采用了七叶大侧旋螺旋桨。
在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斗法中,潜艇永远都是出于劣势的,对潜艇来说,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静音性能,才是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依据;当水声噪音可以和海洋背景噪音相媲美的时候,水面军舰想要发现水下的潜艇,就会变得无比困难。
七片桨叶是非对称的,不容易产生共振,噪音小。三叶螺旋桨推进速度要达到七叶螺旋桨同样的速度,转速至少高出10倍。高转速会引起大的噪音变化,显转速快噪音会高出数十分贝。
虽然现在没有后世的多轴联动机床来做到精细加工,但是不代表没这东西就无法加工七叶侧斜桨,只是加工出来的成品静音效果比不上使用多轴联动机床加工出来的精品而已。
而且反过来现今世界各国水下探测技术也不像后世那么逆天,除非是看到潜艇的潜望镜或是通气管,不然大家都只能依靠声呐粗略的锁定潜艇的位置。然后利用深水炸弹的爆炸半径弥补探测精度不足的尴尬。
目前各国的潜艇水下航行速度顶多四五节而已,现在有这么一艘速度提升了整整三四倍的“超级潜艇”即将横空出世,这就意味着以往的探测手段没什么用了。
等敌人探测到它的大概位置并丢下深水炸弹的时候这艘“超级潜艇”早已脱离了深水炸弹的破坏半径。
当然,静音手段可不止这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盟国强大反潜力量打击下,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开始走下坡路。德国的u型潜艇,接二连三被击沉。
为挽回败局,减少u型潜艇的损失数,德国海军科研机构,紧急研制出一款名为“阿里贝里奇”的合成橡胶消声材料。将这种橡胶材料制成厚约3厘米的块块,粘在u型潜艇的表面,就可以大大提高u型艇的隐身性能。这种可粘贴在潜艇表面的橡胶材料块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潜艇用消声瓦。
在后世消声瓦的厚度普遍达到了150厚的消声瓦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将消音瓦的厚度提升至了80。
因为“虎鲨”是双壳体结构,内外壳体都敷设了消声瓦,外层的消音瓦,主要用来对付主动声呐,而内层的消音瓦,主要用来给自己降噪。加上在内部为发动机和震动较大的设备安装隔音减震底座,可以说经过这番努力之后,这艘潜艇可以说是现如今最安静的潜艇。
既然潜艇的体积更大了,也就以为着可以携带更多的给养还有更多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