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第144章 说出去没人信

申时行十分警惕地道:“潞王爷,这种话可不能乱讲啊!”

“哦,”朱翊镠喃喃地道,“那就不讲喽,各自安好。”

看得出来,申时行和梁梦龙也没打算继续听下去,两个人好像都以为他胡说八道。

也是,跟他们说有什么用?

两个都是京官儿,对他这个潞王爷的印象还依然停留在那个不靠谱的潞王爷认知上。

原本也没打算与他们说呀,是他们自己非要问的嘛。说出来,又是一副打死都不信的样儿,真特么难伺候!

朱翊镠爷也不想理会了,翻身上马,一摆手道:“海子,我们回去。”

“好咧。”付大海展颜一笑,总算安心些,都快急死他了。

一会儿评论说灵州参将许汝继御下甚严,一会儿又数落说杭州巡抚吴善言抚治无方……

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吗?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当好王爷呢?

见朱翊镠沉吟不语,付大海以为他为刚才的事儿不高兴,遂笑呵呵地问道:“潞王爷,什么叫土达?”

朱翊镠如是般解释道:“太祖皇帝开国之初,蒙古部落率众归附,太祖皇帝命设灵州守御千户所,安置归附的蒙古部落,使自耕食,他们便称之为`土达`。其中壮勇者选为士卒,成为土军的一部分。”

“哦,”付大海憨笑,也不管听没听懂,反正就是赞叹,“潞王爷真牛,啥都知道。”

“滚!”朱翊镠白了一眼,“还不知道你丫心里是咋想的?别特么言不由衷。我越牛,懂得越多,你心里越惊慌,不光是你,一个个都巴不得我活得像头猪,吃了睡睡了吃混吃等死最好。”

付大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但随即笑道:“潞王爷,奴婢不也是为了您好吗?”

朱翊镠轻“哼”一声,嗤之以鼻地道:“切,可有谁知道,我其实是为你们好呢?”

“……”付大海噎了一下,很想回怼一句:谢谢啊!为我们好还将俸禄给整丢了?以后跟着潞王爷去外地喝西北风吗?

……

回到慈宁宫,朱翊镠直接去了李太后那里,决定为杭州兵变的事敲个警钟。

申时行和梁梦龙都不信,只能寄希望于李太后身上。

“娘,下旨将杭州巡抚吴善言给撤了吧!”朱翊镠劈头盖脸就是这样一句话。

李太后听了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一沉,斥道:“镠儿,你又在胡说什么?”

“娘,孩儿没胡说,马上撤,不然杭州恐怕会发生兵变。”

“为什么?”虽然明明感觉儿子像是危言耸听,可李太后还是神情一紧,连忙问道。

“杭州军饷拖欠已久,吴善言抚治无方,没办法只好克扣军饷。”朱翊镠三言两语。

但他心里清楚,关于明朝军饷的问题,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并且找不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休得胡说!”李太后又斥道,“你从哪儿道听途说的?”

“娘,你要相信孩儿,那可是观音娘娘托梦,很准验的。”朱翊镠只好故技重施。

然而,这次似乎不大奏效。

尽管提到观音娘娘,李太后的情绪也稍微平和了一些。

但李太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娘虽是太后,可也无权随便裁撤朝廷命官啊!人家又无过失,凭什么说撤就撤?”

“可是娘,如果等有了过失,不就为时已晚,最多算亡羊补牢吗?而且一旦发生兵变,到时候会死很多人的。”

“那也不能坏了朝廷的规矩,无缘无故将人家撤掉。镠儿所言,毕竟不是现实,而只是猜测。”

好吧!争论下去好像也没什么意义,因为一切尚未发生,总不能凭借猜测去治人家的罪。

确实也是为难了李太后。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不通过一两件事来证明他猜测的正确性,好像也差点事儿。

于是,朱翊镠放弃了说服,只能姑且作罢。

不是他不想说服,而是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去说服李太后提前裁撤吴善言。

法理上似乎行不通。

……

宣府军营。

坐着一位明眸善睐天生丽质的蒙古女子,那不是别个,正是后世传奇女子三娘子,正静静坐着等待吴兑回来。

她知道吴兑纵马连夜赶往上国京都请求指示。

虽然她是个蒙古女子,可好像与生俱来似的,自小就非常喜欢大明王朝的文化。

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尽管是继子,她也仍然无法接受。如果接收,那与阿拉坦汗生了个儿子,原来叫黄台吉叫阿哈(哥哥),现在不是要改口叫阿布(父亲)吗?那不是全乱套了?

若非迫不得已,她也不会率兵出走土默特部。

这十几年来,她对土默特部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部落民众那么喜欢她敬重她,人非草木,她也不忍心离开他们啊!

况且,当初为了帮助夫君阿拉坦汗,不惜随夫出征瓦剌,那可是她自己的部落。

如今出走,让她何去何从?

三娘子纠结,矛盾,痛苦……陷入无尽的沉思中。

“督军回来了。”

“督军回来了。”

忽然,军营外的士兵高声欢呼。

三娘子像是从睡梦中惊醒,霍然站起,正准备出营迎接。

吴兑猫腰进来了,“三娘子。”

“吴大大回来了。”三娘子与吴兑情同父女,关系十分要好。

或许也正是因为太好,所以三娘子都不知怎么称呼吴兑。

叫他“吴大人”吧,显


状态提示:第144章 说出去没人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