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家伙的名字还是王大强给起的。因为王家缺少男丁,而这子一出生就哭声嘹亮。震得一个坊都能听见,因此引起王大强的注意。因为唐朝已经有武举了!所以王大强直接给他起名举人!就是希望他长大能中武举!
可自从跟着王强进了长安,又经过同官一系列的事情。这家伙哪还有心思考什么武举。一心想跟着主人建功立业!
可惜军队自从成立后就没仗可打!把他憋坏了!上次郭子仪出去,他就差点跟郭子仪拍桌子!可人家脑袋大,能压住他。
但这次王强私奔,他就不能忍了!他知道,主人不管去哪,都会搞出点事情来的!
此刻一听要去吐蕃,这厮乐的差点没蹦高!尼玛,那是跟大唐纠缠几十年的宿敌啊!看看有没有机会干一票回来!
其实队伍中跟他有一样思维的人并不少!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没事还想找点事出来呢!现在一听去吐蕃,那叫一个群情激奋。
王强一看就急眼了,吼道:“特么的好的去经商你们这是想干嘛?要是没人欺负你们谁敢寻衅滋事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一连长贾立人一个立正!“公爷,若是有人欺负咋办?”
王强神情一滞,然后不耐烦的挥挥手,“杀之!”
“万胜!”三百人齐声欢呼,搞得百姓们纷纷围观。这些人怎么看着不像商队啊?
路上,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开始王强还担心卓玛会不会跟不上,毕竟她是单独骑一匹马。但是观察了一会,他就气馁的不在看了。
人家姑娘就像长在马背上一般。道路的崎岖和马匹的颠簸仿佛与她无关。自己肯定是没有人家那份技艺的。
通往吐蕃的道路很难走,基本都是山路。还有那座后人都熟知的最高峰!丝绸之路都宁可绕开这段,从云南先去竺,然后从竺再去吐蕃!
王强他们自然不会那么走。太绕远了!直接去吐蕃路自然还是有的。毕竟大唐和吐蕃之间经常会有使团来往。虽然都是这边谈着判,那边就打起来了。但这并不妨碍高层的交往,而且,历史上还有过一次和亲。就是有名的文成公主!
王强问过卓玛几次,她的家里都有什么人?都是干什么的?
卓玛的汉话不太流利,只是弟弟,妈妈!放马!关于自己如何会被土匪劫持?她也一直不清楚。王强索性也就放弃了。
其实这次吐蕃之行,并不只是因为送卓玛。王强也想看看,现在都西藏是什么样子?后世因为经济原因,就没能来看看。这一世既然有了条件,自然不能放过了。
跋涉了几日,路愈发的难走了。因为已经靠近边境,渐渐的没有人烟!那时候的边民苦啊!时不时的会被敌国劫掠,脑袋好像一直都别在腰带上。
好不容易遇见两个猎户,王强给了人家一笔钱。那两个人咬咬牙,才决定送他们去吐蕃边境!好到边境他们就回来。
这时候已经下起了大雪,行路愈发的艰难。好不容易到达了色须。色须是个镇。大概几十户边民。暖和时候也会种些粮食。平常也是靠打猎放牧为生!
可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不敢养太多的牲畜。这属于高原地区,不像蒙古,新疆。有那种辽阔的草原。
漫长的冬季牲畜自然不可能冬眠,所以也需要吃东西。只能靠秋时候收割一些牧草屯起来。
这已经是大唐最后一个边民聚集地了。这里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不远处有个大唐边军的军营。王强到是没想去接触。
因为他的身份有些敏感,若是大唐一个郡公深入吐蕃内部。这种事情很麻烦的!
色须位于后世的阿坝州一代。再往西就是吐蕃境内了。边民们对于这个商队非常好奇。要知道那时候交通不便,特别冬,只要一下雪基本就是半年的封山。再出去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主要是那时候一是因为御寒衣物保暖性能不校第二大雪一下,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方向,肯定会被冻饿而死。
但是这些对王强造不成什么困扰,他本来就是羽绒服的发明者。自己队伍的羽绒服自然充绒量基本到了极致。一个个裹得像面包一样,至于方向。按同官目前的科技水平,那个指南针还不是意思。
西北人自然是好客而热情的,他们纷纷开门把商队迎进家门,热情款待。毕竟西北人啥时候也不缺肉食!
而王强这帮人也第一次尝到了牦牛肉的味道。还真心不错的!
第二一早,吃饱喝足的王强一行人告别边民。自然会留下一些礼物。然后又用马匹换了一些牦牛,毕竟这东西在高原驮货物比马要给力的多!
走到这里,向导也回去了。剩下的路,完全得倚靠自己了。于是,在这莽莽雪原上,第一次有了一支商队的足迹。
好歹这还只是初雪,地间是白了一片。庆幸还不深!王强凑到李白跟前。“大哥,这种景色岂能无诗?”
李白看着粽子一样的王强,哈哈一笑。“我正在这里酝酿呢,马上就要完活,你且听好。”
九月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好诗!”王强大赞!众军士也跟着一起叫好!要知道王强的军队可是没有一个不识字的!李白的这首诗,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二弟,大哥写完了。你总不能闲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