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棉布价钱太贵,原本清洛就更中意这种棉麻做被褥。
还买了一些针线,一两多的银子就花去了。
果然如流水!
清洛只觉得自己的满格血量都减去了一些,感觉到身后背篓向下沉去,那是满意且心痛着。
“要给差评啊,不是应该一条龙吗?这白云镇除了布庄,倒有成衣店。
不过不是一起的,我也没要直接将这几尺布让绣娘做成衣,要自己裁做。
但是问题快要过冬了,竟然棉花没有和这一家店,还得去专门找卖棉花的店。
据说棉花更贵,嘤……又要出血了,这布料,才买了一样,就一两多。
总共只有二十两多点银钱,赚钱大业,今天回去就开始!”
好在两家店虽然没有成一家,但是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太远。
穿过人群,这次清洛极为警惕,主要防着贼手。
棉花店的人就要少些,里面也有着三五成群的人在挑选。
一听棉花一斤六十文,清洛简直惊呆了,想着自己预算十斤棉花。
清洛哆嗦着嘴,还是递出了六十个大钱,出来那是小脸发白。
“器具,容易磕着碰着,还是稍后买,接下去是去书肆,还是专门贩卖女儿家用品的商铺,再者就是要去药铺?”
白云镇居住人口约三万,是一个大镇。
镇南为入口,半月一次的大集,其中有着一个个石板搭起的摊位,就是有序的排列在那。
还有其它的小吃摊在那吆喝着,等待着半个月极为热闹的集日。
平日虽然说生意有些冷清,但是断断续续的,也有些客人。
不远处有一个不小的菜市。
再是镇东,那就热闹了。
酒肆,楼茶,其它各式各样的点心铺子,布庄,成衣店也都是有的。
而镇西相比较繁华、类似于商业街的镇东,那镇西人要少些,人流量不多。
但是那其中的商铺也不是没有,但上门的客人就不是特正经的那种。
当然不能一概而全,因为像当铺那些还是正正经经的。
再凶肆就是有家人死去,上门去,这不必多说也懂。
再么就是赌-坊,青-楼,这必不可少的销金窟。
那是这白云镇赫赫有名的大钱宝与红香苑。
在镇西也分有大大小小的街道。
再者就是镇北,那其中就要幽静的多。
白云镇三大乡坤,郑家、王家、吴家的宅院都是建立在那,各占据一条的街。
家族子弟也通通是在那落户。
特别是郑家有上百亩的耕地,粮食行,点心铺,布庄都占据镇东的一席之地的大商铺,都是他们家。
耕田是郑家的根本,但同时白云镇的商铺也是他们家族主收入的主要。
王家为耕读世家,几代前也出过进士,那进士牌坊还建立在王家的老宅那条街。
王家不像郑家那般,主要是商铺和耕田。
王家在白云镇是经营着一家学院,王氏学院和书肆。
王氏学院主要是王家子弟入读,但同时其他的家族开蒙也同样会去。
平日是由秀才教导,但有了出色的学生,王家最主要的举人,也会出面教导一二。
再者有清风书肆建立在镇北。
那除了是有家当人家居住的地方,同样也有需要幽静的商铺建立在那。
来来往往的客人都是家室不菲,除了王家书肆,还有一间安保药记。
大致白云镇就是这样的格局。
清洛所逛的也是集中在镇东那几条街道的商铺。
一间小小的书肆,里面也极为冷清。
白云镇大多读书人的用品,还有读书人学生都是被王家所垄断。
但一些小小的商铺,也不会太过影响到他们,这样的王家也不会太过霸道。
清洛走进一看,里面一个头戴帽子的小二,再一个是无精打采看着上了年纪的老者。
见了有客来,懒洋洋的督去一眼,在看到是打扮土气,还背着背篓,提着篮子的女子,更不往心里去了。
漫不经心的态度,也懒得打量清洛的面容与一身气质。
而被轻慢的清洛也不在意,她也没有要买什么,就笔墨纸砚,最普通,最便宜来一套。
至于她真要买其它的书籍,上好的书房用具,这小店也没有。
从冷清小书肆中出来,清洛感叹:“果然,在古代读书人,尤其是刚起步的小家小户,真的非常容易掏空家底。
就是最差等的,用不上几次,就去了上百多文,那半刀纸换到现代也不过是几张a四纸,笔和墨也是最劣质的。”
再次路过那家水粉家,打眼一瞧,老少皆是女子,大多是少女或者是很年轻的妇人。
这自然是购物单上的一程。
这也不偏僻,之前眼看人太多,清洛想着等人少些再去,但路过了几次眼看着人不少反多。
清洛没再等了,将不断向下坠的背篓往上提了提,换了只手挽篮子。
走了进去,里面的柜台,胭脂水粉一个柜台。
铜镜,首饰盒,匣子,这些都雕有花纹或者花样的一个柜台。
再就是娟花,头巾,珠花,簪子,耳环首饰等等一个柜台。
清洛被挤的脑袋发晕,但不巧的是三个柜台,势必一一上前去。
首先一扭身,先找了个人要少些的首饰柜台,鎏金的钗子,银簪,银丁香,珠花都有。
清洛选了一根雕有花纹,颇为精致小巧的木簪,有淡淡的清香,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