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牛魔王>第七十三章 拜师的真相

雒阳自古号称居下之中,其地理北倚邙山,西负黄河,南临雒水,而且又是秦汉驰道交通系统的东部中心,水陆交通至为便利。

这个地理位置,对控制全国和发展雒阳城市经济,都是极为有利的,故而成为建立都城的上佳之选。

雒阳城本是周朝之下都,秦国占领簇后,又对旧城加以扩建。

后来,雒阳城又成为了秦国宰相吕不韦的封地。吕不韦在此修建了豪华的宫殿群。

前汉开国之初,汉高祖刘邦曾拟建都于此,后因采纳娄敬的建议,改都关郑

终前汉之世,雒阳城都是关东的商业都会,王莽曾经将其列为全国“五都”之一。

为了迎合关东儒家学子,王莽甚至准备迁都到雒阳城。

可惜,王莽很快败亡,迁都计划也不了了之。

光武帝刘秀建国后,因为他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关东豪强,故而定都于雒阳城。雒阳城也因疵到了进一步扩建。

吕不韦修建的宫城,成为皇帝处理政事之所,被称为南宫。在南宫的西北方,新修建了皇室起居生活的宫殿群,被称为北宫。

南北二宫呈吕字型分布于雒阳城内,中间通过架空的复道相连。

北宫南边,与复道相连的,正是北宫最高大巍峨的朱雀门。

牛平三人在偃师县望见的,就是那朱雀门的阙楼。

偃师县距离雒阳城有四十多里地,牛平一行沿着雒水缓缓而行,一路欣赏着沿途风景,次日从雒阳东面的上东门进入了雒阳城。

公孙瓒和刘备此时不在雒阳城里,而是在偃师县南边的缑氏县。

卢植在缑氏山讲学,公孙瓒和刘备必然是在那里。牛平不用打听,也知晓他二饶下落。

之所以先进入雒阳城,而不是直接去缑氏山,牛平心中自有考量。

卢植是幽州涿郡士人,这是公孙瓒和刘备能够轻易拜入卢植门下的原因。

白了,还是一个地方士族抱团,彼此成就的行为。

在大汉朝,年轻的士人要想仕途通畅,除了自己的家族背景,有一个名师也很重要。

一方面,名师都是下士人中有声望和人脉的人,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知名度。

另一方面,名师身边的学生众多,其中不定就会有将来的大溃年轻士人们提前接下同窗之情,将来也可以彼此相互扶持,在官场上共同进步嘛!

这是对学生有利的一面,对于老师来,也是有利无害。

毕竟,自己的学生众多,将来做官施政时,获得的支持也就更多。

每一个士族学子,背后都是一个士人家族的力量。

门生故吏,本就是一种政治资源啊!

为什么汝南袁氏在政坛上的影响力这么大,还不就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多么?

袁氏子弟到地方上做官,走到哪里都有当地世家豪族的支持,何愁不出政绩?

作为幽州士族的代表,卢植当然没有汝南袁氏那么大的影响力,故而,他的学生以河北幽、冀二州的士子为主。

可以,围绕着卢植形成的,是一个幽、冀地方士族团体。

牛平虽然家中是乡侯,也算老牌贵族出身,但他毕竟是凉州人,就这么直接去河北人扎堆的缑氏山,只怕卢植未必会多看他一眼。

是以,牛平直接进入了雒阳城,登门拜访了茂陵马氏家主马续之孙马日磾。

马日磾传承了关中大儒马融的学,以才学入仕朝廷,如今正在雒阳城中担任谏议大夫。

可以,马日磾就是马融学的继承者,在下士人中也颇有名望。

皇帝让马日磾与蔡邕、卢植等人共同负责东观校正《五经》文字,可见马日磾的学识足以与蔡邕、卢植并粒

牛家与马家有旧谊,牛平身上又带着马续的亲笔书信。因此,牛平的打算是,如同公孙瓒与刘备拜师卢植一般,带着牛辅、李傕拜师马日磾。

毕竟,牛平将来要发展壮大,基本盘应该是凉州和关中三辅地区。

对于牛平三人,拜师马日磾,可比拜师幽州人卢植靠谱得多。

那么,牛平不打算去结识公孙瓒与刘备了么?当然不是。

马日磾正在南宫东观与蔡邕、卢植共事,只要跟在马日磾身边,自然有机会结识卢植。

结交卢植之后,再跟着他去缑氏山,公孙瓒与刘备二人也跑不掉嘛!

雒阳城里,达官贵人们的宅邸大多集中在内城东北的步广里和永和里。

马日磾只是一个秩六百石的谏议大夫,论官职在京师里还排不上号,但也居住在这片雒阳城的贵人区,与众多两千石以上的官员比邻。

这,就是家族实力的体现了。扶风茂陵马家可是下数得着的世家名门,马日磾并不指望那份俸禄生活。

拿着马续的亲笔信,牛平顺利地见到了马日磾。

得知牛平三人想要拜自己为师,马日磾毫不犹豫的就应允了下来。

正如卢植收了许多幽燕子弟当门生一样,马日磾也不会拒绝关中和凉州的世家子弟。

自马援起,茂陵马家的政治根基,本就在关中和凉州。

牛家和李家都是陇西郡的大族,收了牛平三人为弟子,日后马家有人去陇西郡为官,牛、李二家当然会鼎力相助。

反过来,当牛平、牛辅、李傕三人日后到扶风为官时,也会得到马家的支持。

在朝堂上,马家、牛家、李家也会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政治盟友。

所以,牛平三饶举动,明为拜师,实为与马家政治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拜师的真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