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政客>第八百六十章 压力骤增

近二十万后金鞑子围困大凌河城,这是洪承畴没有想到的,到了这个时候,他无法去追究陈新甲和钱谦益的责任了,若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关宁锦防线就真的危险了,毕竟守候在这里的,只有七万将士,洪承畴还不知道,有三万多边军,撤退回来了,其中一万余人进入了宁远城,两万人进入了山海关,守候关宁锦防线的明军,达到了十万人。

洪承畴不担心后金鞑子攻打大凌河城,也不担心锦州,但宁远和山海关,那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山海关,只有两万的边军驻守,若是皇太极不顾一切,带领大军去攻打山海关,那么,大凌河城的江宁营将士,就是拼着性命,也要离开这里,和后金鞑子决一死战,拼死护卫山海关,但这样的战斗,意味着什么,洪承畴非常清楚。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皇太极很有可能要求一部分的后金鞑子,继续围困大凌河城、锦州城,自己带着一部分的后金鞑子,去攻打山海关。

皇太极已经写信了,这是劝降信,上面明确说了,攻打辽东的,有二十万满八旗和汉八旗的勇士,大军已经剿灭了进犯大清国的十万边军,皇太极爱惜人才,也不愿意杀戮过重,奉劝驻守大凌河城的明军投降,这样的劝降信,洪承畴当然不会理睬,但他不可能不担心,应该说,皇太极可能有夸大的成分,陈新甲带领的十万边军,不可能完全被剿灭,但洪承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这些边军究竟如何,还剩下多少军士。目前这些军士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未知数,自从后金鞑子围住了大凌河城,一切的消息都不知道了。

洪承畴和众多的军官商议了,所有人都是一个观点,死守大凌河城。

洪承畴曾经想着。能够派出军士,通过夜晚冲出包围圈,去了解宁远和山海关的情况,但他最终放弃了,连续两天观察了后金鞑子的阵营,他很清楚,没有谁能够冲出去,这样徒增伤亡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

洪承畴也有着充足的自信。后金鞑子无法攻下大凌河城,就算是皇太极亲自带领后金鞑子,也休想得逞,只能够是在大凌河城外造成更加惨重的伤亡。

洪承畴的自信也得到了印证,皇太极带领大军过来之后,没有直接进攻大凌河城,而是在四周安营扎寨,将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后金鞑子围困大凌河城,洪承畴一点都不着急。城内的粮食,足够维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只怕苏天成早就有动作了,这可不是崇祯四年时候的情况了。

皇太极一样担心,长期这样围困下去。恐怕不行,毕竟如今的情况不同了。

直接攻打大凌河城,也是不行的,守卫大凌河城的,是江宁营将士。骁勇善战,多尔衮带领大军,仅仅攻击了一天的时间,伤亡达到五千人了,继续功下去,不可能有多大的起色,再说了,大明火炮的犀利,令皇太极不寒而栗,他也决定了,不论如何,都要将大明的火炮弄到手。

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也有些问题了,若是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将士,倾巢出动,来到了辽东,加上辽东的明军,这样的一场大战,究竟是什么结局,皇太极可不敢保证绝对的胜利,要是失败了,大清国也危险了。

最好的办法,还是进攻,但如何的进攻,就值得商榷了。

中军帐。

多尔衮、豪格、阿济格、托尼、鳌拜、谭泰等人,都在这里,范文程站在皇太极的右边,经过了前面的战斗,范文程的地位愈发的稳固了,他精准的分析,帮助皇太极做出了决定,更是帮助大清国,获得了重大的胜利。

“朕觉得,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还是不行的,如今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围困大凌河城的办法,估计是不行的,毕竟这些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朕也要预防不测,另外一方面,进攻也是不行的,驻守大凌河城的江宁营,骁勇异常,十四弟已经组织过进攻了,伤亡是很大的,若是付出了过多的伤亡,依旧不能够拿下大凌河城,对于我大清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你们认为,如此的局面下,该采取什么办法啊。”

多尔衮看了看众人,首先开口了。

“皇上,臣弟进攻大凌河城与黑山,结局完全不一样,进攻大凌河城,大军遭遇重创,进攻黑山,虽然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拿下了黑山,斩杀了所有守城的明军,由此可见,大明边军与江宁营的战斗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江宁营的骑兵,不亚于我满八旗骑兵,臣弟轻易是不会赞誉谁的,但亲眼所见,臣弟必须要说实话。”

“臣弟认为,强行攻打大凌河城,确实不行,可围困大凌河城,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有多大的效果,若是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前来增援了,恐怕大军不得不撤离,皇上率领二十万大军征伐,若是不能够取得重大战果,哪怕是拿下大凌河城,臣弟以为是不妥的。”

“臣弟有一个想法,大军是不是围困大凌河城,攻打锦州、宁远甚至是山海关,如此的情况下,宁远、山海关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危险,大凌河城的明军不得不出城增援,那个时候,大军的机会就来了,现如今,围困恐怕不是最好的办法,进攻才可能有实际作用的。”

皇太极点点头,看向了身边的范文程。

范文程一直在沉思,多尔衮说话的时候,他听得非常仔细。

多尔衮说完之后,范文程看向了豪格。

豪格开口了。


状态提示:第八百六十章 压力骤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