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政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的思想

(感谢书海云游仙人、帝国斜眼天下、金瑞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陕西裁撤卫所的事情,以飞快的速度传开了,这件事情引发的轰动,远远大于要求皇室宗亲进入朝廷做官。

卫所的存在有几百年了,尽管说这个规定早就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尽管朝廷已经不堪重负,尽管军户大量逃亡、甚至是哗变,但这个制度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朝廷不敢轻易有什么动作,这里面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

军队是绝对不能够乱的,若是乱了,王朝就面临覆灭的危险,大明朝延续这么多年,千疮百孔,早到了悬崖的边沿,很多的事情,都可能成为王朝轰然倒地的因素,这个时候,没有谁敢于动军队,相反,还要花费巨大的气力,尽量的维持住军队。

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延续多年,产生了很大一批的军官,这些军官属于既得利益者,明朝的军官属于世袭制和继承制的,军官的儿子中间,有一人可以继承军职,继承人在军官死亡之前,被称之为舍人。一般情况下,军官家庭如果没有特殊的变故,可以世代为官,他们不需要经过考试,众生享受恩科优给,可军户家庭却只能够世代当兵,有军功获得擢升为军官的,凤毛麟角。

出现这样的制度,也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表彰那些为建立大明王朝,出生入死的武将,想着他们的时代子孙,能够享受恩宠,能够更加的忠心于皇室,加上明朝养活军队。主要依靠军屯,军官和军士都在一个地方固定了。所以说,也不能够完全说这样的规定没有作用。

可任何的制度,都需要接受时间发展的考验,一旦不符合时代需求了,就需要做出来改变。可惜皇权通知,在这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先皇和祖宗定下来的东西,后辈子孙要做出来改变,可不是小事情,加之皇权统治的宿命,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想着王朝延续过程中,能够有人超过开国皇帝的。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

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明显不符合要求了,军屯不能够养活军队,朝廷无力支付那么多的军饷,导致的结果,就是军士的哗变,或者说卫所名存实亡。

更为恶劣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卫所的军官,习惯了贪墨以及喝兵血。对上他们谎报军士人数,套取空饷,对下他们盘剥军士,集聚个人的财富,若是有人不这么做,坚持发展军队。反而成为了眼中钉,大家都要抵制和打压。

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朝军队的素质,可想而知了。

自万历年间以来,军队的素质急剧下降。除开在欺负老百姓方面有着不一般的能力,拉出去打战就是笑话了。

到了天启和崇祯年间,不少的怪事情出现了,朝廷放着卫所的军士不用,花费额外的银子,招募军士打战,这也是朝廷的无奈之举,卫所的军士根本无法打战,就算是拉出来了,也是到战场上送死,甚至会因为溃逃的事件,影响到大部队的军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军士的发展方向,也令朝廷开始担忧了,一些卫所的军官,想办法敛财之后,开始控制卫所的军士,让朝廷的军队,成为了为个人服务的军队,朝廷的圣旨调不动这些军士,可卫所的军官,说话一言九鼎,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出现割据的军阀。

大明朝的内忧外患太多了,朱由检明白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的弊端,可他没有能力动手改造,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若是各地卫所军士都出现哗变了,不需要后金和流寇的打击,大明朝立刻轰然倒地。

这一次,苏天成提出来在陕西裁撤卫所军队,朱由检求之不得,放在以前,他也不敢表态,但有了强悍的江宁营,朱由检放心了,至少在陕西,就是卫所的军士哗变,也不是江宁营的对手,况且陕西卫所军士,包括边镇的边军,战斗力孱弱是非常出名的,说得不客气一些,有本事的军士,早就加入到流寇队伍里面去了。

苏天成敢于吃螃蟹,得益于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令苏天成格外的小心,他不会贸然动手的。

很快,传闻就出现了,陕西卫所之所以裁撤,是因为陕西过于的贫穷,养活江宁营都显得很是困难了,就更不用说养活卫所军士了,这样的情况下,陕西巡抚、江宁营都指挥使苏天成大人,迫于无奈,想到了裁撤卫所的军队,让江宁营的日子更加的好过一些。

这样的传闻,喧嚣尘上。

没有知道,这样的传闻,其实是苏天成自己杜撰出来的。

他不得不这么做,宁可自己的名声不好,也不能够引发其他地方卫所军士的反对,甚至是哗变,江宁营还没有能力控制到大明朝所有的土地。

内心里面,苏天成想法是坚决的,要趁着这次机会,彻底改变陕西军事现状。

所有的卫所,几乎都要裁撤,按照几百年之后的办法,设立军区,按照位置的关键程度,设立大小不同的军区,军区与地方上完全脱钩,依靠朝廷养活,军区严格控制在朝廷的手里,军士全部实行招募制,废除军户制度。

至于说军队需要种田来养活自己,这在苏天成看来,简直就是笑话,又不是民兵,种田干什么,军队的任务就是保家卫国,就是打战。

虽然在朝廷里面,苏天成建议江宁营一分为五,分别守卫五个地方,但实际上,他的想法,江宁营一分为三,边关放置一部分,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的思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