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总是表面上宁静,实际上却像一团沸腾的粥一样的京城,江洲安静了很多。
她的安静并不是死水一样的安静,而是如春日的江水一般,绿如碧玉,缓缓流动着。
天空也是一种明澈到几乎透明的冰蓝色。
江洲位于长江跟万锦江交流的地方,因为两条江河相交,条件独天独厚,气候温暖,冲来的土地堆积在此,是个适宜居住的好地方不说,更是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体。
河汊纵横,湖荡星罗,别号水乡泽国。
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没什么灾害,主要种植品是水稻和棉花。
江洲最热闹的地方在万锦郡,取万种锦绣之称,不过万锦郡也名副其实,出产各种珍贵的丝绸。
其中有一种所特有的万样锦是江洲所特有的锦缎,也是贡缎,很是珍贵,一百个绣工出众的绣娘忙上一年才能织出一匹,所以万样锦别名叫百娘锦。
交通很是便利,无论是长江还是万锦江,都要通过万锦码头,客来客往,虽然商户籍做生意的人很多。
水流温和,适合鱼类生存和作物正常,盛产鱼虾、螃蟹、菱莲、竹苇等。
江洲发展了几十上百年下来,几乎没经历过什么战乱,旱涝遭害也少,有着江洲水国的美称。
只要不是懒惰到了极点,总能在江洲这地方找到工作来做,而大多数人,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即便是再没门路,去码头上帮人背东西做苦力,也能挣够足以让人吃饱的铜钱。
而且还有一种水娘子,都是从小在江洲长大的,江洲有不少所特有的玩意儿,不过有些路过的大家妻妾还是不方便直接上案的,便是江洲水娘子划了自己的小船,用一个篮子装了那些稀奇的物件,在江边来往叫卖,有看上的便让水娘子带了篮子上大船去让那些贵人挑选。
虽然价格比岸上的东西要贵上三分,但是重在一个江州特产,又拣那些轻巧别致的玩意儿。
水娘子的生意也是不错的,一日下来,也能挣不少铜钱,不过大多都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儿家在做,太小了自己都不明白,太大了有些官家奶奶又嫌不干净,而且如果水娘子运气好些,让那家官奶奶看上了,买去做上几年丫头,出来也是有规矩的人,婚事也好说一些。
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江洲水娘子大多都是十三四岁的未婚姑娘,眉目温柔,口齿伶俐,也不知不觉成为这江洲一道独特的风景。
那些路过却在这江洲停上几日的大船官家,即便是没什么需要,也要叫个水娘子去,说上一会话,听她们口齿伶俐的介绍贩卖自己的东西,哄的开心了,便是将一篮子东西买下也是有的,也算是长个见识。
不过因为客来客往的缘故,这江洲码头里,三只手什么的邪门歪道也不少,时常可见几个穿着捕快制服的人,风风火火的追在几个小字后。
只是也正因为这江洲的人大多富足,所以倒也显出一种别样的热闹来。
万锦码头旁边,一个中年汉子正皱眉道;“你这样的身子,只怕是受不得这些苦吧。”
他是在招募给人搬货的苦力,眼前这少年虽然清清秀秀的,但是那身子骨……啧。
麻衣少年低声恳求道;“我可以的,求马老大给我一次机会。”
见他言语诚恳,马老大也叹了口气,道;“阿魏,我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就给你一次机会吧。”却又嘱咐道;“千万不要勉强,如果有那里受不住,就直接跟我说。若是你出了什么事情,你娘却是要找我拼命。”
常魏点了点头,马老大叫来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道;“常二家的,张六你看着他点。”
张六点了点头,道;“你跟我来。”
常魏不敢怠慢,急忙跟了上去。
马老大在码头也是比较有面子的,手下管着百来号人,专门帮忙上货下货这种事情,收入还算不错。
常魏的父亲常二以前也是跟着马老大做事的,只是前些日子不小心受了寒,没法出来,积蓄也花用了不少,她母亲又刚生了妹妹,做不得事,每每筹划计算铜钱,总是忍不住叹息。
常魏听得清楚,便悄悄出来寻马老大找些事情做。
寒风卷着水的寒气吹在脸上,常魏不由缩了一下,他穿的还算厚实,但是这冷风刮在脸上,还是显得有些寒意。
张六看着他小鹌鹑似的样子,倒是乐了,笑道;“等一会动起来就热乎了。”
毕竟都是十一月份了,虽然江洲温暖湿润,但是此时走在外头,还是很有一些寒意的。
常魏叫了一声张叔叔,张六听得满意,点了点头,左右张望一下,招呼了一个小哥儿问了两句话,便指着个船道;“这家是从京城来的官家,东西轻巧的多,我看你生的齐整,又会说话,正好去做事。”
那船虽然不大,但是张六从小就在码头上讨生活,一双眼睛生的极毒,看得出这船吃水颇深,里面好东西只怕不少,而且那些架设花纹,都是典型的京城那边来的风格。
常魏急忙应是。
那船下的东西不多,不过管家倒是很大方,就像张六说的,常魏生的整齐又会说话,工钱多给了两成不说,还额外赏了常魏一个银角子,掂一下也有两三钱。
常魏拿着那银角子去寻了马老大,马老大倒是乐了,笑道;“你自己挣的赏钱,给我做什么。”说着给常魏开了工钱。
“好啦,快给你爹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