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从1979开始做文艺>第19章 拉歌

开场之前还是老传统,拉歌。

据说这个传统还是刘帅发明的,说是我军以前打仗的时候有许多不同编制的军队在一个灶上吃饭,但是人太多,所以会出现抢饭吃的情况。据说刘帅看见这种情况就命令自己部队的士兵列队先唱一支歌,等兄弟部队都打完饭了再去吃饭,如果一支歌唱完还没有轮到他们就会再唱一支歌,后来兄弟部队的领导看见了也纷纷效仿,就这样演变成现在的每次吃饭前都会有一支歌的传统。

慢慢的部队官兵在遇到队列集会,周末假日活动,重大节日晚会,体育比赛等等场合都会组织拉歌,这已经成为了具有华国特色的军营文化的一部分。

甚至连海峡对岸的“国军”弟兄们都学会了,后世湾湾民视在2010年拍摄的军队题材电视剧《新兵日记》里面就有湾湾军队唱歌喊口号的剧情。

小小军歌充斥着军营特有的仪式感,深藏着华国军人不妥协、不退缩、不放弃的精神,震撼人心。军歌唱出的是部队的精神,唱出的是队伍的血性!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军人的集体荣誉感、职业自豪感。

《地道战》、《保卫黄河》、《游击队之歌》、《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这些朗朗上口的军营歌曲轮番上阵,将演出之前的欢乐气氛烘托了起来。

等轮到一连的时候,好多经典曲目都已经被唱过了,再跟着重复唱一遍不免丢了面子。而且前几天在看电影之前的拉歌上面,一连就略逊一筹,为此被其他连队的战友灌了不少风凉话,这可是梁连长在的时候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时有些影响士气。一连可一直是团里面的标杆连队,方方面面都是拔尖,拉个歌也不例外。

为了一雪前耻,调动一连同志们的积极性,张伟这回可是苦心孤诣,有备而来。他挥动金手指,顺手抄袭了两首后世经典的军歌,教给战士们练习,目的就是重振一连的雄风,不让牺牲的梁连长失望,也让其他连队好好看看一连不仅是战斗的连队,各项事业都是顶呱呱。

要说改革开放后创作的军歌里面最简洁,最朗朗上口的一首就要数阎伟文的代表曲目《一二三四歌》了。这首歌完全就是道出了军人平时在军营的生活状态,军人平时天天训练都是这个节奏。

歌曲在央台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出来就深受全体官兵的喜爱,迅速地在全军中广为传唱。这首歌体现了我军严整的军威和纪律,叫人振奋!

后来《一二三四歌》更是被编进了人教版小学《音乐》第12册书中。

整首歌曲曲调高亢有力、催人奋进,给人以奋不顾身奋勇杀敌的豪迈感,一领众和,有呼有应。

张伟在前面起了个头,“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

军营唱歌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声音洪亮整齐就好,再说这歌也没啥难度。一连的战士们跟着就扯开了嗓子,豪迈的唱了起来。“唱给蓝天和大地,唱给妈妈和祖国。唱得山摇地也动,唱得花开水欢乐。”

军营的歌曲很多,但是传唱广泛,易学好唱的,颠来倒去就那么几首。这回听到一连唱了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新颖的歌曲,而且歌词还这么溜,这么的贴近军营生活,其他连队的战士们一时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一连的战士在嘶吼。

当你进入军营里,每天听到的,喊的最多的声音就是“一二三四”了,战士们每天出操都在喊着同样的口号,没想到简简单单的口号还能编成一首这么动听的歌曲。

看到歌声一出,震坏了其他连队的同志,一连的战士们此时感觉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唱的更来劲了,犹如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歌曲朗朗上口,易学好唱,唱到最后的时候,甚至是其他连队的战士都跟着喊起了“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的调子。

歌声也吸引了在后台准备演出的文工团战士们的注意,作为文艺工作者接触的各种歌曲不少,但是他们也从没听过这首歌,感觉很新奇。

文工团的领队作曲家赵云飞副团长和年轻的男高音歌手阎文也注意到了这首歌,阎文是去年被文工团特招进来的。

军区文工团一直是以舞蹈著称,歌曲节目略差一些,像是舞蹈节目《草原女民兵》(就是影片《芳华》中文工团员排练的那个节目)甚至比帝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创作演出的原版还精彩。

因此,文工团为了补齐短板,特别的特招了在滇南地方剧团崭露头角的阎文入伍。阎文系统地学习过声乐艺术,音色纯正甜美,音域宽广流畅。唱起军营歌曲更是充满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团里面的领导都很看中他,但是至今还没碰到一首的原创歌曲,都是在唱一些老歌。

没想到这次在军营演出能听到这样一首堪称经典的歌曲。阎文问道:“赵老师,这首歌你听过么?我怎么没有印象啊?”

赵云飞答道:“我也没听过,看样子应该是这个连队上的战士创作的,不简单啊。”

听的阎文不禁有些心动,这首歌真的很适合自己啊,他不禁哼唱了起来。

外面会场内,一连一曲唱罢,赢得了周围其他连队的交口称赞,高兴得一连战士们喜上眉梢,一扫连里面最近有些沉郁的气氛。好的歌曲就是具有这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旁边其他几个连长互相看了一眼,这样可不行,


状态提示:第19章 拉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