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汉世迷殇>第二十四回 忧国难舍生忘死 望汉田思乡情切(七)

尉屠耆对大汉感恩戴德,只要是大汉的要求无不应允。

大汉趁热打铁,在玉门关直至鄯善王城扜泥城的道路上,每隔上几十里便设置一处烽火台,每隔百里营建一处要塞并配备足够的士兵以保护往来交通的客商和使节,在土地肥沃的伊循城更是设置了屯田据点,生产粮食自给自足。

从此匈奴想要重新夺回西域南道要冲,却是力有不逮了。

这使者正是由鄯善王尉屠耆所派遣,邀请郑吉前去扜泥城参加身毒国高僧宣扬佛法圣会的。

西域各国和匈奴不仅都是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极其相似,遇到有什么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或者需要决策占卜时,往往通过巫师或萨满举行仪式来解决。

那些仪式也是大同小异,无非升起几堆篝火,宰杀牲畜或者直接用活人作为牺牲,请求神明庇护或指引,只是在细节方面各国不尽相同。

两百多年前,圣火教随着客商往来,从安息经由大夏传入西域。

圣火教教义简单,借由对火的崇拜训诫人们向善,既符合西域各国原先宗教的传统,又统一了各国对于神明的歧义。

传入西域之后,圣火教便迅速在各个城邦之间流传开来,俨然成为了西域一统天下的宗教教派。

然而随着佛教在身毒国历经几代变革发展,逐渐完成了教义的一统,并形成更完善的体系,也开始慢慢渗透进了葱岭东西大大小小的国家和部落。

佛教宣扬慈悲、轮回,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主张忍耐,对于贫穷苦难的忍耐是会得到正果的修行。

开始佛教在西域并不流行,因为其教义复杂,分支众多,修行起来太过艰辛。

但是时间长了,西域各国的国君和贵族都意识到佛教在民间的流传,有利于他们世代沿袭的统治和身份,民众因为信佛而变得顺服,不再与贵族之间产生剧烈矛盾。

于是佛教开始在西域各国被重视,由国君和高官贵族推动,逐渐在民间普及兴旺,大有超过圣火教影响的趋势。

郑吉知道定是鄯善王尉屠耆十分重视这次颂扬佛法的活动仪式,所以特意差人来邀请自己参加。

渠犁和鄯善虽然相隔也不太近,但是它们之间的交通毕竟没有什么阻碍,鄯善又是大汉进入西域南道的首个国家,自从尉屠耆上任为王之后一直和大汉关系密切,他作为渠犁屯田的最高长官,若是没有特殊的原因,那是要非去不可的。

想到这里,郑吉决定就从西域南道护送汉使等人回归大汉,顺道可以参加鄯善王举行的佛法圣会,这样不仅更加安全稳妥,还兼顾了友邦的面子,两不耽误。

已经打定了主意的郑吉当晚免不了要设宴款待汉使一行人。

在酒筵中,郑吉讲起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政局变幻,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就连一向在车师长大的阿摩丽听了之后都是大涨见识。

赵长信虽然也听得饶有兴致,但还是在内心里牵挂着三弟刘玉亭的下落,便忍不住向郑吉问道:“在下看郑校尉对西域各国的情况十分熟悉,想来校尉在渠犁任职已是有些年头了吧?”

“说来惭愧,鄙人自小家中贫困,几亩薄田养活不了太多人,小小年纪便投军报国,希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衣锦还乡。除了一开始在朔方郡做过几年戍卒之外,其余的时间全都是在西域和大汉之间奔波效力。渠犁自有汉兵屯田开始,我就一直驻扎在这里,从最开始一个身无官职的寻常小兵,一直做到现在的屯田校尉,从未离开过。这么多年下来,鄙人对西域各国的情况还是略知一二的。”郑吉简单说起了自己在军中的履历,只是谈到如何一步步熬到今天的官职时,那背后的心酸和艰难也只有他自己一人知道罢了。

“哦,两年多以前,郑校尉是否知道有个叫做刘玉亭的汉人少年曾经到过渠犁?”赵长信知道郑吉一直在渠犁任职,便赶紧追问刘玉亭的下落。

“刘玉亭?让我想想。每年都会有不少流落到西域的汉人前来渠犁寻求汉兵帮助,落魄到此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这么几年了,我搭救过无数汉人同袍,但是是否见过这么一个少年却实在是想不起来了。”郑吉竭尽所能努力思索,可是刘玉亭这个名字太过陌生,即使真地有过这么一个少年到过渠犁,他军务繁忙,哪里会记得这些小事。

赵长信和张望之听了郑吉这一番话,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张望之却还不死心,接着问道:“郑校尉在任多年,是否解救过被羁縻于西域而回不到家乡的汉人?”

“嗯,那也不少,我再想想。我不记得到底是不是两年多以前了,反正肯定是前几年的事情,我在焉耆曾经在匈奴匪兵手下解救过一个落难的汉人少年,那少年曾经通报过名字,只是时间太长了,我早已忘记。看他那样子,至少是在西域浪荡了半年以上,脸上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身材虽然略显单薄,但是也能跟上我们行军的速度。我把他护送到了长安,进了城门便和他告辞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郑吉竭力想回忆起两三年前发生的事情,脑海中却只留下了这么点碎片残骸。

赵长信和张望之知道郑吉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毕竟身处大汉在异域的重镇,平日里事务繁忙,能记起两三年前这点小事,已是难能可贵了。

虽然三弟的下落还是不明不白,但两人听到那被解救的少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回 忧国难舍生忘死 望汉田思乡情切(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