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方向,袁绍前番和公孙瓒两人联盟进攻冀州,但袁绍用计诓骗了公孙瓒。
公孙瓒辛苦得来的章武郡,又被袁绍给全部夺回去了,就连自己也差点兵败身死!
好在最后在三千余白马义从的保护下,公孙瓒顺利的逃回了右北平郡!
回到北平后,公孙瓒越想越不对!于是便起全郡之兵,准备和袁绍决战!
右北平郡奈是幽州最富裕的郡之一!公孙瓒起兵四万,以及三千白马义从一同跟随!公孙瓒要亲自讨伐袁绍!
而这讨伐便是利用了刘协所发的诏书了!
如今两人都是通缉犯!但因为其大权在握,更本就不服从王命!
占据冀州后袁绍便迅速招兵!如今袁绍渐渐的成为了诸侯中最为强大的一个了!
如今袁绍占据冀州全境,冀州是汉地九州之一,在我国绵长的历史中,曾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传说远在四千年之前,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氏黄帝在征服蚩尤、炎帝两个部落之后,定居晋南,依山川大势,“割地布九州”。在唐尧时,洪水为害,淹没九州。大禹又“随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
据《左传》记载,夏启即位以后,将夏的统治地区划为“九州”,并铸九鼎“象征九州”。
设置九州是为了管理居民;铸造九鼎是为了记载夏王朝的功德,象征夏王为九州之主。
西汉全国各郡辖治范围基本上是沿袭秦制。但刘邦为了屏卫王室也曾将少量的同姓子侄等分封各地,西汉初析秦巨鹿郡为信都、常山、清河三郡。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信都县。(因张耳为常山王,王赵地,将都城邢台改称襄国,信都之名遂从此移于冀县。)县境西部置扶柳县。
信都、扶柳皆属信都郡,隶冀州,郡外领县十六,即辟阳、扶柳、下博、桃、昌城、观津、东乡、蓚、历、高堤、平堤、武邑、广川、南宫、东昌、西梁,郡治信都。
汉高后吕雉六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耳之孙(刘邦长女鲁元公主之子)张侈为信都侯,改信都郡为信都国。后张侈因受诸吕之乱,有罪,国除。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二年),封他的八太子彭祖于冀,为广川王,改信都国为广川国。
前元二年(公元前153年),又改为信都郡。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封刘越为广川王,复为广川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鉴于秦代中央直辖四十郡,多有不便。于是在“郡”上又加了一级行政机构,除都城附近的司隶部外,分天下为十三个刺史部。因以《禹贡》《周礼》所载之州为名,故又称十三州。其中冀州辖四郡六国,冀县属广川国。
冀州刺史部包括今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三个地区的全部,衡水地区的大部,保定地区的西南部,沧州地区的一小部,河南省北端三、四个县,山东省西端三、四个县。刺史部设刺史一人,“传车周流,非有定镇”。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封刘齐为广川王,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还为信都郡,隶冀州刺史部。
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复封广川国。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复为信都郡。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封三太子刘兴为信都王,遂改广川国为信都国。汉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复为信都郡。
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封刘景为信都王,复信都国。前汉在郡(国)之上又加刺史部一级行政单位。冀州刺史部领郡(国)十一、县一百五十五,刺史部巡行无常治。西汉时的冀州无论从所辖范围、州的治所都与今天的冀县无关。
王莽新朝时(9年),改信都县为新博亭,信都国为新博。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时期改信都郡为长安国,治信都。
明帝永平15年(72年)封他的六太子刘党为乐成王,改长安国为乐成国。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封章帝之孙刘得为安平王。
改乐成国为安平国兼置冀州治此,领县十三(信都、阜城、扶柳、南宫、经、武邑、观津、堂阳、武遂、下博、饶阳、安平、深泽)。
城内有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征碑。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国除,改为安平郡,郡治信都。
这时巨鹿人张角的黄巾起义军攻破冀州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举韩馥为冀州牧。按“旧志”载,谢介庵说(引《汉书》),袁绍值汉乱,起兵,逐韩馥,自领冀州牧。时为初平二年(191年),据有青、幽、并、冀四州之地。
与其子袁尚,二世皆镇邺(今临漳县邺镇一带,现临漳西有故邺城,袁绍墓即在此)。冀州刺史部领有安平、常山、中山、河间、清河、赵国、巨鹿、渤海、魏九个郡,约百余个侯国(县),州的治所在鄗(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
东汉时冀州刺史部比西汉时更为广大,增加了今沧州、廊坊地区,天津市地区一小部分。
冀州本就是大汉第一富裕的州,虽然经过黄巾大乱后,但经济还是很快的恢复了过来,加上人口优势,整个冀州就有五百多万人口。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口69万;钜鹿,人口60万;常山,人口63万;中山(北平属中山),人口65万;安平,人口65万;河间,人口63万;清河,人口67万;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