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古怪?”周林问道。
黛玉拿起桌上的笔来,唰唰唰,很快在纸上将那首诗抄录下来,指着每一句的开头说道:“你瞧”
周林定睛一看,果然是有些奇异之处。
奴无老病休,
当年是何由?
大赦全天下,
官名满神州。
这四句的开头,竟然是一句话——奴当大官!
“这是一首藏头诗?”周林恍然大悟,望向黛玉。
黛玉皱眉点头,说道:
“唐末黄巢有一首《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黛玉解释道:
“此诗也暗藏机关,第一行的第一个字,第二行的第一个字和末尾一字,第三行的后三个字,连起来就是‘待我杀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后来真如他所言,率领贼兵在长安城中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听到此处,周林深深皱起眉头。
只听黛玉继续说道:
“林鱼儿这首诗的霸气虽然无法与黄巢的诗相比,但林鱼儿身为下贱,竟然能有这么大的抱负,让人可惊可叹。”
“而且他第三句说要‘大赦全天下’,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有‘大赦天下’的权利,如果是普通人说这句话,那就是大逆不道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他竟然也敢写在诗里面,我只希望真的是‘大赦’,而不是‘大杀’。不管怎么说,这首诗里透着一种让人不安的感觉。”
对于黛玉的机敏和在诗词上的见解,周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此时他顾不上佩服,说道:“他诗的第一句‘奴无老病休’,是否可以解释成‘奴仆无论是老了还是生病了,都没有休息的权利?”
黛玉点了点头,算是认可周林的解释。
“这一句,姐姐怎么看?”周林问道。
黛玉一时没有明白周林的意思,歪头反问道:“什么怎么看?”
“呃”周林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词汇,然后才说道:“我的意思是,奴才难道不是人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不把奴才当人看?”
黛玉没想到周林会纠结这个问题,笑道:“不是每一家都不把奴才当人,必然咱们家,还有外祖母家,你也亲眼看见了,奴才们过的日子比普通百姓要强一百倍都不止。”
周林道:“那是因为咱家和贾府都心善,这些奴才运气好,落在咱家,如果运气不好呢?岂不是会活得很惨?所以我倒是有些同意林鱼儿诗里的意思。大赦天下,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
黛玉问道:“何为基本权利?”
周林想了想道:“首先是生存的权利,不应该有饿死人的事情,我听说在偏远地方,时常有人饿死,人命不如狗命。其次是受教育的权利,孔老夫子早就讲过‘有教无类’,然而大兴国中,真正认字的不到百分之一吧,随便去一个村子里走走,那些村民的神情呆滞,认识愚昧,让人看着痛心。”
说完,周林停顿了一下望着黛玉,不知她是否听懂了。
“还有第三么?”黛玉问道。
“第三么”周林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第三是什么,我也没想好。”
周林叹了口气说道:“总之,这个世界,不是理想的世界。”
黛玉用一种怪异的眼神望着周林,忽然伸出手指头来戳了周林的额头一下,笑道:“难不成你也想当皇帝么?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里面在想什么”
周林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心里的一些话显然是无法跟黛玉讲的。
黛玉说道:“你的想法我也是赞同的,只是几千年来,这个世界一直是这样,想彻底改变,应该是很难很难。”
周林点了点头,心里却想起了自己的那片土地——恩山。
周林想道:“自己既然是那片土地的主人,还不就在那块土地上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呢?”
这个事情也只是在周林的脑海中闪了一下,又言归正传,问黛玉道:“他第二句‘当年是何由’是什么意思?”
黛玉冷笑道:“这林鱼儿本姓韩,他的父亲名叫赵振,曾经做过县官,然而其人好酒疏狂,每天只知道游山玩水,不做正事,致使县城政务荒废,银库和粮草都有很大的亏空,被上官弹劾,皇上得知,龙颜震怒,把这赵振下了大狱,全家流放到海南烟瘴之地(现在是个好地方),父亲可怜赵振是个读书人,年纪又轻,又是刚刚成婚不久,就全力斡旋,将赵振和他全家救下来,赵振一方面是为了报恩,另一方面他也没有了谋生的办法,就自愿投靠咱家为奴,并改为林姓,此人已经故世好几年了,是喝酒醉死的,所以这林鱼儿算是咱们家的家生子。”
周林点头道:“怪不得他要这样写,原来也是有些根基的。”
周林又道:“我们现在先不要打草惊蛇,我暗中再观察他几天。”
两人商量已定,雪雁拿来早餐,黛玉却不忙吃,先到林如海屋里请安问好,见父亲的精神果然又比昨天强了一些,饭也能多吃几口,到此时候她的心才算完全放下,心里暗暗羡慕周林的手段,心向往之,不知自己何时才能修炼到周林的地步。
且说贾府里喜气洋洋的准备迎接省亲的元春,独有贾宝玉闷闷不乐。
原来是因为秦钟病了。
那馒头庵的智能因为恋着秦钟,日思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