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荒野凶猛>第13章 来了灵感

蛤蟆春天寻找温暖迟缓水域产卵,然后上山生活,在林间觅食,直到秋季再下山,比田间地头的青蛙要勤快多了。

可一来农村家家户户养鸭养鹅,鸭子祸害蛤蟆籽是最厉害的。二来山村筑坝防洪,蛤蟆下山后被堤坝挡住,无法产卵。更兼人为捕捉过度,导致林蛙越来越少。

宝石老舅说:“我小的时候,家里一炖就是一锅。秋天在河里堆石头,蛤蟆全都钻里面去了。现在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这山里还能有点存活,供它们繁衍生息。”

不大会儿功夫,连水带蛤蟆两人抓了半塑料袋,再多塑料袋就承受不了了。

登山服防水,可两人的头发却都被打湿。

两手下水摸蛤蟆,冻得通红通红的,被寒风一吹,那酸爽。

张三嘟囔说:“水很凉,可比起被风吹,把手伸水里还能觉得暖和些,哈哈。”

在衣服上胡乱蹭了几下,将水擦的半干,手已经冻麻了。

宝石老舅从他包里掏出一套组合不锈钢锅,是那种套锅,大锅套小锅,卡的严丝合缝的。

麻烦之处在于,因为雨夹雪的缘故,根本捡不着干柴火。

连点几次火,都没能把那团湿哒哒的蒿子草点着。

“你等着,我去去就回。”张三对宝石老舅说了一句,就往旁边山坡爬去。

这样的天气,动比不动强,动就能产生热量给自己取暖。

应了那句话:做自己的太阳,不需要仰仗谁的光芒……

张三的视力,是宝石老舅无法想象的。

他在山下,就看到了半山坡的一棵风倒松树,已经烂的精光的树身和半露在外面的根部。

扯住一块松树根用脚踹,“咔吧”一声,外表腐朽的树根应声而断。

在他动作同时,有识货的水友高呼:“手下留情!”

可惜,张三并没看手机。

他把明子凑眼前,见外面看似腐朽青灰,其内部油汪汪的透着好看的黄红色。

“倒伏在大山里的红松,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的腐烂后,残余的富含松油的精华,会深入到内部,形成眼前这种材质的木头。不腐烂,不怕潮,质地坚硬,纹理清晰漂亮。这就是关外老百姓用来引火的明子,是大自然的作品,是给人类的馈赠!”

说着,张三嗅了嗅明子,他就喜欢闻明子的那股松香味。

明子在许多地区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抠一块上好的明子,劈开后够一户人家使用个一年半载的。

因为明子不腐烂不怕吵加上纹理漂亮形状千奇百怪的特点,现在有许多藏家收藏明子,这和盘串有些类似,用以把玩欣赏。

刚刚喊“手下留情”的水友就是其中之一,他觉得这块明子如果完整的抠出来,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但是显然,三哥知道明子的特点,却依然粗暴的将之踹断了……

“就喜欢三哥的博学,什么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连关外人老舅都服!”

“可惜了明子,没断的话我出五千买,只要能带出山来!”

“我书读的少,楼上不要骗我,这块烂木头能卖五千?”

许多人不由得打起了进山抠明子的念头……

将明子带下山去,宝石老舅见了愕然感叹:“老三你比我一个关外人还懂关外的风土人情,连明子你都认得?这玩意儿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知道。老话讲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实啊,东北的宝贝多了去了,明子也是宝贝。有明子就好办了,我这还有一瓶酒,待会儿整治好蛤蟆,咱们透溜透溜!”

张三出生河北,长于苏杭,就读在中海,常回关外姥姥家探亲。

其口音和性格可咸可甜……

反正宝石老舅是挺佩服他的,因为他不光认得,还能立马找到,这也是神奇之处。

明子燃烧时间长,加上易燃的干枯蒿草,引着柴火慢慢燃烧起来。

只是浓烟四起,呛得两人直咳嗽。

湿柴烟大!

打了一锅水,放临时搭建的灶上,烧开后,宝石老舅把蛤蟆丢锅里。

被开水一烫,蛤蟆全都蹬腿翻肚,飘于锅面。

“以前听人说什么温水煮青蛙,蛤蟆钻豆腐,想想为了那点吃的造了多少虐?还是咱们仁慈,直接给它们来个痛快。”宝石老舅口中念念有词,手里却麻利的很,一点没看出来他的慈悲心肠。

包里有调料,掰掰样样还不少。

葱切断,锅里下油放葱呛味,蛤蟆下锅,酱油下锅,把盖子一合,完活!

两人饥寒交迫,在灶旁搓手取暖。

张三拿手机看水友弹幕,说道:“关外以炖菜闻名,铁锅炖的馆子在每个城市都有。关外吃蛤蟆,并不用放太多佐料,酱油即可。可以蛤蟆炖猪肉,可以蛤蟆炖粉条,也可以加豆腐,但不是蛤蟆钻豆腐,那的确太残忍了。南方吃牛蛙只吃大腿,吃青蛙要扒皮。蛤蟆却不用,烫死后,整只的炖就行。老舅的做法没毛病,这是最原汁原味也是顶好吃的庖制方式。”

宝石老舅再次竖起大拇指,夸他说的好。

这位是真捧啊!

然后,他变戏法似的弄出来一包烟,只剩下最后两根:“咱哥们共患难了,现在也同享福。最后两根烟,忍了一天没拿出来,现在分你一根。”

张三前后两世都没烟瘾,不过他还是接了过来,用一根树枝引火点着,和宝石老舅一起吞云如雾,脸上笼罩了一半温暖火光和一半冰寒的阴影。

香烟的烟气和锅里散发的水汽


状态提示:第13章 来了灵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