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段平静的发展,恒星系统内二十颗行星,其中有十九颗被拆掉。
嗯?关于恒星系统内行星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彼此影响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确实,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十九颗行星被拆解导致的引力缺失会影响剩余下来那颗宜居星球上的生态圈。
而这种影响对于生态圈本身也是极其深远,因为恒星系统内行星的质量绝大部分都转移到了恒星附近,这也就导致引力叠加效应的出现,宜居星球所受到的引力,从一开始的蓝矮星,变成了蓝矮星外加上十九颗行星。
由于距离的缘故,这种叠加并不会达到星球撕裂那种程度,不过作用在星球本身的潮汐力确实是有增大,因此地表的生态圈会有影响。
这种影响以采集者的视角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人类却属于严重的灾难性现象,比如地震频发、火山活跃、沿海海啸、夏天下雪、赤道极光、地磁紊乱、雷暴气候等等这类由于潮汐力变动而引发的异常现象。
生态圈是脆弱的,更别说是生态圈中的那些生物体,光是一个地磁紊乱就能间接导致大批量物种灭绝。
发生这些的前提是采集者们放任不管,任由生态圈中的生物自灭。
采集者们当然是不会放任不管,毕竟这样一颗具备复杂生态圈的宜居星球是这样的稀少,它们还准备留着作为观察对象,怎么可能放任其自灭?都自灭了还看什么?
解决引力效应叠加的问题,对采集者们算不上是什么太具挑战性的事情,反引力它们做不到,但却可以把引力叠加效应对宜居星球造成的影响给削减,从而达到消除引力叠加影响这一目的。
要根绝影响就首先需要知道,引力叠加效应是什么,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地表灾难。
所谓的引力叠加就是字面意思那样,天体的引力发生了叠加,这种现象在双恒星系统很明显,就是当公转行星与两颗彼此吸引的恒星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颗恒星的引力线也会交叠在一起,便形成了引力叠加。
如果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并排成一条直线的话,也是会出现很明显的引力叠加,地表面朝像排列星体的那一面,人们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身体变轻,走起路来像是在月球漫步一般,而相反的一端,人们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体重增加,长跑健将还没走出几步路就气喘如牛,累的半死。
然后是潮汐力的形成,引力可以穿透十个维度,没有任何物质可以遮蔽引力的传播,因此引力可以穿透星球厚厚的地层,深入到内核当中。
只要一颗星球上存在着大量流体物质,也就可以受引力影响的情况下形成潮汐力,这流体物质并不是仅局限为液态水,也可以是流动性强的熔岩,任何可流动性物质都可以形成潮汐力,这只是引力在影响物质后的一种表现力罢了。
像诸如火山活跃、地震频发、地磁变动这些,通过影响行星内部的熔岩流动来实现这些并不算太过困难。
所谓的潮汐力影响生态圈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所以只要把引力作用流体物质转变形成的潮汐力给遏制住或者针对性的减小影响,宜居星球上的生态圈也就不会再受什么太严重的影响。
根茎穿透地层,它们的目标是宜居星球的地底世界。
在深入到一千公里深后,根茎停止再继续向星球更深层次的力量介入进来,而是开始横向并联其他的根茎,从而形成一张包裹星球,形成规模空前的巨大根茎网络。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削减地下熔岩流体对地表的影响,原理就和通过增大墙壁厚度来实现隔音差不多,只要地底靠近地表的稳定区域足够厚,即便地底的潮汐力最终仍然会影响到地表,至少也不会再像处理前表现的那么猛烈。
这是针对熔岩流动所表现出潮汐力的一种处理办法,此外在地表人为性的开辟出一些缺口,用于释放地核内部压力,这样的设计布局,也就可以避免星球内部能量的过度积压。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采集者都对这个方案采取积极赞同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星球的内核冷却形成固态?这样的话行星上肯定是不会再出现潮汐力。”
这是一劳永逸的想法,按照这个采集者的构思,它们完全可以把整个宜居星球的内部流态物质都转变为固态物质,这样就可以忽略掉星球内部的潮汐力作用,只需要思考该如何处理海洋潮汐力即可。
可这一想法,还是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
“地磁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星球内核来解决,转变为固态的话地磁会严重减弱,恒星风会将星球表面大气圈会被吹跑。”
对于星球生态圈来说,大气圈被吹跑可是个毁灭性的灾难,还不如承受火山喷发、地震肆虐这些天灾,至少这些还能有物种留存下来,大气圈被吹跑,那是啥物种都留不下来,宇宙生物与星球生物可是两个概念。
就拿地球生命来说,不依靠任何防护的丢到外太空,能活下来的会有谁?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多细胞的一个都活不下来,哪怕是公认生命力最顽强的蟑螂。
恒星的伽马射线是天然的蛋白质杀手,更别提真空环境。
削减流体熔岩是一方面,作为流体的并不仅仅只是熔岩,还有液态水,也就是星球地表上的海洋。
处理这个倒是容易得多,至少比处理地底的那些流体熔岩容易,采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