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水浒第一大官人>第429章 虚与委蛇

李庆就任齐州观察使时,还在历成举行了较为浓重的仪式,许多人都派了人前来庆贺,其中身份最为特殊的一个,是当今太子赵桓身边的亲信重臣、尚书左丞李邦彦。

之前劝赵桓升任李庆为齐州观察使,便是他的主意,但此前李庆是根本没与他打过交道的。

这李邦彦是河东怀州人,父亲是个银匠,家资颇丰,因他喜欢与进士交游,出手阔绰,因此河东举人凡是入京的,一定会去道怀州去拜访这李邦彦。

因此,李邦彦渐渐的声名鹊起,竟因此走了条“终南捷径”,直接入京补为太学生,后来,天子赵佶接见了李邦彦,因见他俊朗豪爽,风度优美,写文章又敏捷而有功底,大为喜欢,便直接赐了他进士及第,连科举都免了,从此踏入了仕途。

这李邦彦很会与人相处,就算是在这血雨腥风的官场混迹了数年,也基本上没怎么与人结仇,而且他还尤其擅长奉事宫中的宦官,每当出现适合的官缺时,宦官总是争相赞誉的推荐他。

只是有一点,当今天子身边的宠臣实在太多了,无论李邦彦怎么卖力,都是没法钻得空挡。

因此,他便把目光放在了太子赵桓身上,与他极力结交。

太子迟早是要继承大统的,只要熬到了那时,什么高俅、童贯,通通都要给他靠边站!努力经营了数年后,李邦彦如今已是太子赵桓身边最主要的亲信重臣之一了。

不过也只是“之一”,太子的地位在那,身边是会有许多如李邦彦一般打算的人。

比如太子身边还有一个叫白时中的,也很得赵桓的信任,现在基本与李邦彦在东宫中平分秋色。

这倒也罢,还有位名声更大的人,名叫李纲,乃原京西南路安抚使李夔之孙,可谓名门之后,且少有才名,十九岁便进士及第。

后来,二十二岁的李纲便已官至监察御史,只因直谏圣听,议论朝政得失,这才被罢了官至,远远的贬去了剑南州,至今已有六七年了。

但李纲虽然远去了剑南州,名声却是愈发的大了,赵桓还未当上太子时,便时常与他互通书信了。

最近,赵桓还在四处为李纲活动,打算把他重新调回来为官。

可想而知,以那李纲的名声,若是又重返东京,绝对会对李邦彦的地方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此,李邦彦虽暗中耍了不少手段阻拦,但只怕也是只能再拖延些时日罢了,李纲回京,时机已差不多成熟,必然是势不可挡了。

偏生在这时,李邦彦发现了白时中与康王赵构与河东节度使李援时常书信联系,交往甚密,李邦彦细想了一番,白时中结交这两位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臣子,无非是引为外援罢了。

现在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能与那几位外镇重臣搭上线,在关键时候或许会有大用!于是李邦彦便也尝试着去结交了西川节度使赵广,谁知人赵广却根本看不上李邦彦。

李邦彦毕竟出身低微,又不是正经科举出身,不过是善于钻营罢了,还经常与宦官厮混在一起,许多人其实都是看不起他的。

赵广乃宗亲,自视甚高,又在朝中党羽甚众,就更是看不上李邦彦伸来的橄榄枝了。

当然了,赵广其实并没直言拒绝李邦彦,心里虽然鄙夷他,明面上却还是好声好说,毕竟再怎么着他也是太子身边的人。

只是其中隐隐透露出的疏离与隔阂,李邦彦如何看不出来?

那么,为什么李邦彦没有去结交永静军节度使郑抚和慕容彦达?

只因慕容贵妃一党向来与太子赵桓不对付,而郑抚则皇后的兄弟,赵桓的生母王皇后早病,现在的郑皇后是第二任皇后却无子,故而对赵桓视如己出,所以郑抚原也算是太子一党的人,东宫中有专门的人与他进行书信往来,李邦彦根本插不上手。

就在这种情况下,宫中的太监忽然告诉了他慕容彦达上奏疏表李庆为齐州观察使,却又让人把那奏疏压了下去的消息。

若是别的人,如何能得知这种事?

但李邦彦刚好与宫中宦官结交甚厚,因此才能几时得知。

这可真是瞌睡刚好有人送来了枕头,李庆此人在朝着没甚么人脉,又占据了好大一块地盘,还与慕容彦达作对,可不正好是他李邦彦结为应援的好目标?

他当即派人去与李庆做了初步的接触,然后暗中怂恿太子促成了此事。

李邦彦这人名声不怎么好,李庆与他结交,似乎不太合适,不过其实李庆并没有怎么在意,不过是利用一下他而已。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前李庆不也派吴典恩去走了蔡京这个大奸臣的路子吗?

大唐刚建立的时候,也曾迫于形势,向北方的霸主突厥人卑躬屈膝过一段时间,但等到一统中原后,大唐却接连派出了李靖、李绩、苏定方等人为帅,横扫草原,把那突厥人打得落花流水,成就了“天可汗”的赫赫威名。

若是李渊刚从太原起兵前,没有稳住突厥人,他恐怕就算入主了关中,也没精力去平定薛举、李轨、王世充等势力。

而现在,李庆在朝中的人脉确实是缺了些,不妨先与这李邦彦虚与委蛇,待以后实力强劲后,不再需要顾及这么多时,再一脚把他踹开就是了。

因此,李庆便浓重的接待了这李邦彦,几乎每天都宴请他,等到李邦彦表明了要暗地里结盟,互为应援时,李庆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李邦彦自是大为欣喜,


状态提示:第429章 虚与委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