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火车,也不可能海运的情况下,手提肩挑,人拉马拽,可挑选的货物实际上比较有限。
这种商品必须拥有高附加值,和相对较低的重量,较少的占地面积。
似乎完全符合这一条件的商品,且货源充足,能够大批量成交,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的只有丝绸这一项而已。
至于其他几类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生丝、茶叶、瓷器,这些其实李朝都可以自产,就是质量不如中国而已。李朝毕竟是中华文化圈的一份子,不是蛮子。
洪大守来燕京之前实际上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难得来这一趟,捞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大好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商品之所以为商品,那是因为他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东西,再值钱又能如何?
而什么最有市场呢?无外乎衣食住行四项。
这大约算是人作为个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粮食、棉布、农具这一类,永远不会在封建社会没有市场的。
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它的必要性,也导致了它在市场上相对充足或者固定的供应,其价格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可能高到无法接受的地步。
只要粮食布匹开始有暴利,且官府无法控制的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剧烈的灾害或残酷的战争即将发生,甚至已经发生。
所以这些东西都不是洪大守所考虑的,他所希望的是一种既有一定的消费市场,又有一定的商品附加值,能够谋取超过丝绸的利润,同时还比丝绸分量更轻的商品。
洪大守想了很久,确实没有想到。但以前沙雕网友的一句口头禅他记得很清楚。
所有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上!
很朴素的一种认知,搁在新社会,四好青年的洪大守自然不会去干。可如今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旧社会,洪大守本来就不是清清白白的纯好人,有什么不能干?
要是搁大清,杀头的买卖不知道多少人抢着干呢,谁怕谁啊。
走私福寿膏,这个东西历史证明过了,绝对是暴利中的暴利。从种植到销售,整个福寿膏的上下游,全部都是暴利行业。纨绔少爷的农场
主要可虑的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洪大守没得窑子这种天然的销售场所。也不认识有能力购买这种插图的沙雕阔少。就怕买了砸在手里,那就找不到地方哭了。
还有一点就是过禁门的时候,也许会遇到抽查。先王正宗大王在时,曾经严厉的禁止任何有碍观瞻的书籍图画进入李朝。
但是效果嘛大家有目共睹,禁门在回国时的抽查等于没有。连被正宗大王呼为邪(屏蔽)教的天主教经书,圣像,圣画都大量的被夹带回国。
无非就是花上几两银子贿赂禁门检查军丁的小事而已,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至于想要在燕京买到各种插图,那就太简单了。就是眼前的这位嘉庆皇帝,在嘉庆十一年的时候发布上谕,直接点名道姓痛骂燕京城内的书铺售卖各类插图。
上谕骂完以后呢?还不是我行我素,该卖一样卖。
有人的地方就有插图的市场,你根本不可能禁止得了的。这是人的根性,不可能改变的。
亚圣不都说:“食、色,性也!”
当然啦,亚圣当年说的可能不是这个意思。可这不妨碍洪大守认为这是亚圣当年的本意啊,又没有人在亚圣说这句话的时候在现场。
不过可惜了,这个东西绝对是只能走奢侈品路线了,没有走量的可能性。洪大守在燕京弄上五十册,可能连一百两银子都花不到。弄到汉阳,怎么着也能卖他上千两银子吧。
你这玩意就和九十年代初在内地,你手上有一卷日本原厂进口的录像带是一个意思啊。汉阳的阔少肯定见识过插图的,但是像燕京城内这种高档的,独特的,彩绘的,有十二种姿势的精美版本呢?
至于穿越人士常用的什么买一送一,促销打折,甚至手耳相传。洪大守根本看不上,走的就是精品路线,要的就是沙雕阔少掏钱买独一份。
咋还能和图书馆似的,按时订阅,有借有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