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汉明>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离去

吴争打断道:“也怪本公没有说清楚,你们的家人……包括水师将士的家人,皆已在松江府,被本公收留安置,放心就是了。”

蒋全义大喜,立即向吴争躬身长揖道:“卑职替兄弟们谢过国公大恩……卑职这就去告知弟兄们。”

说着,转身飞奔而去。

吴争慢慢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王一林,“一林兄,你有何安排?”

王一林为难地道:“吴争,我得回去……你知道,我和蒋全义不一样……。”

吴争点点头道:“我明白,你尽可放心,我不会强人所难。你可以随时回京城。”

王一林这才有了喜色,“那就好,早知兄弟是个磊落之人……。”

吴争表情严肃地说道:“有一事,恐怕一林兄还不知道,兴国公在此前与清军交战时,身负重伤……好在,命是保住了,此时正在京城养伤。”

王一林大惊,“叔父是兴国公,怎会重伤?”

吴争将来龙去脉与王一林说了一遍,王一林变得沉默下来,想了想,冲吴争拱手道:“吴争兄弟,我得去探望叔父,这就告辞了。”

吴争拱手道:“一林兄保重,代我向兴国公问好。”

这时,蒋全义率众急奔而来,齐齐单膝跪地,“拜见大将军。”

二千多人,这一跪下,黑压压的一片,声势之大,令人咋舌。

吴争赶紧大喝道:“蒋大人,今日之后,便是自家兄弟,何须如此……快快让弟兄们起来。”

蒋全义这才令将士们起身,然后跑步上前,“大将军,兄弟们听闻家人皆已在松江府,个个愿意追随大将军。”

没等吴争说话,王一林已经开口了,他沉声道:“吴争兄弟,这支军队里,可有近二千人是水师……我得带回去。”

吴争看了蒋全义一眼,然后点头道:“一林兄,不是我要阻止你带他们回去,再怎么样,我也不会趁兴国公重伤之时,夺取这支队伍,而是朝廷已经将他们定为叛军,他们真回不去了。他们与你不同,你是兴国公的亲侄,可他们……况且,将士的家人已经都在松江府,你让他们随你回京,结果会怎样,很难预料。这样,你可以去问问,只要将士们愿意跟你走,我绝不阻拦,如何?”

王一林想了想道:“也好。”

说完,上前几步,冲着将士大喊道:“水师兄弟们,兴国公与鞑子浴血奋战,此时身负重伤,我欲立即返回京城探视。兄弟们都随我回应吧?!”

将士们目光聚焦在王一林身上,却无一人响应,场面一片寂静。

王一林脸色有些发暗,大喝道:“兴国公对汝等不薄,你们竟都要弃国公而去了吗?”

这话有些重,有不少人慢慢站了出来,可也仅仅不到百人,这都是之前吴争出钱委托王之仁训练水师时,王之仁抽调进去的心腹老兵。

王一林愣了好久,终于喟叹一声,向吴争黯然拱手道:“那我……这就告辞了。”

吴争拱手还礼道:“一林兄一路顺风。”

目送着王一林及近百士兵离开,吴争随即下令,全军向兴化城开拔。

一个时辰后,吴争率部进入兴化城。

随即向应天府派出信使,表示奉旨停战,同时命令金山卫停止进攻,保持对龙潭清军的戒备。

至此,吴争不再北上,在兴化北门外构筑阵地,与城楼形成犄角互为依仗,静候多尔衮的到来。

……。

多尔衮大军前锋渡河南下,已经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其中包括贝勒拜音图(爱新觉罗?巴雅喇之子,努尔哈赤侄子)所率的一千八百镶黄旗军。

应该来说,这支军队从战力上而言,就算称不上精锐,但也能差强人意了。

一千八百镶黄旗八旗,从十五万大军中遴选出来的一万多人,阵容可以算强大了。

多尔衮不再小看吴争,他已经将吴争视为对手。

他此时从京城南下,甚至还带来了他麾下,深藏不露的三百铁甲重骑。

说到铁甲重骑,确实所向披靡,但它并非无敌,特别是在多山多河的地域,它也有缺陷,缺陷还不少。

譬如,训练铁甲重骑,要求门槛太高,首先是人,需要能承受百余斤的铁甲作战,还要持二十余斤重的长戟或铁枪,这个要求真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就算不进行挥舞,保持住这个姿势,就已经百中无一了。

其次,战马的要求就更高了,但凡选中的战马几乎体型、高度、膘厚、马龄都有严格的要求,试想,骑手体重、甲重、器械,还得加上战马自身覆盖铁甲,这对战马的承载力是严峻的考验。

负载已经够重了,还得快速冲锋,可想而知,这铁甲重骑作战的持久力能有多少?

所以说,正常情况下,铁甲重骑的冲锋极限,最多维持一柱香(约半小时)的时间,超过这时间,战马得累死,骑手亦是,古时重骑还真有被铁甲压死的骑手。

而作战半径就更少了,铁甲重骑的速度远低于轻骑(大概时速也就二十公里,半个小时也就十公里)。

最后,组建铁甲重骑的耗费实在是太高了,这不是寻常势力能承担得起的。先不说骑手需要的耗费,就说辅助吧,一个重骑兵需要配备二、三匹同级别战马,来增加持续作战能力及以备不时之需,如此相应的粮草补给、人员配备都得增加。

但凡一个铁甲重骑,需要配备至少一个副骑手,四至六个辅役,因为没有辅役的帮助,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离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