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隋风烈>第九十四回 吃大亏唐公病倒 上瓦岗卢公述职

渡过黄河便进入了大隋名将裴仁基的驻防之地了。

大军顶风灌雪一路便来到了雕鹰长城关隘,这里驻扎着裴仁基手下5000军士,没看到北面过来的突厥或是唐军,却等来了南边过来的一路隋军,再仔细一看,便认出了这是河东晋王的军队,而且数量不少。守关将军别说阻挡了,一看领兵到来的是护国大将军宇文成都,早吓得亲自打开关门,放晋军过去。沿途守军痴愣愣的看着过去的晋军不停称赞着,眼中全是羡慕,全副武装的晋军足以让普通隋军感到羡慕不已。

顺利过了雕鹰郡后,只一天路程便来到了朔方城下。宇文成都领着亲兵进城拜会裴仁基这位大隋老将。裴仁基见宇文成都到来也不觉惊奇,因为河东军给朝廷带来的惊奇实在是太多了。两人相见后,只是简单的问了问河东晋军的去向后,裴仁基便放行了。

就这样,宇文成都率领的10万河东晋军全部占领了朔方城到以北的所有河套地区,完成了杨二交待的任务。

只是,这一未经隋皇许可的先斩后奏之举引发了朝廷上下一片非议。更是使得太子党们坐立不安,竟觉得河套全境被晋王杨广出兵占据后的威胁远大过唐公李渊。

“陛下,晋王殿下私占河套之地此风不可涨,与李渊侵占无异啊!”越王杨素不好去说,却让右丞相韩洪进宫到御书房去见文皇。

“怎么无异?李渊私占土地那是居心叵测,那是谋反!朕的皇子去占,那是替朕守边。试问还有谁比朕的儿子去镇守那里更让朕放心?”文皇见这韩洪竟把自己儿子与谋反的李渊相比,顿时变了脸色。

“即使是晋王千岁也当奉旨行事啊!陛下。”韩洪不依不饶的纠缠道。

“好了,朕的儿子朕知道怎么管教,相反朕现在倒觉得让?儿替朕守着河套与五原城互为唇齿倒是万全之策,当再无被外人占据的可能了。”文皇经韩洪这样一说之后,反倒顿悟了一般,将自己儿子冒然出兵一事给自己带来的纠结和不快抛在了脑后。那河套之地李渊撤出后始终要再派将过去镇守的,这样想来,反倒是让自己儿子去守更为妥当放心。

韩洪见文皇主意已定,自己劝说无益便郁闷的出了御书房,去找越王杨素商议去了。

经过柴绍和河东司马裴世矩的讨价还价之后,总算相互达成了妥协。李渊唐军全部撤出河套地区,河东潞州向晋阳提供越冬及来年春种之粮共计220万石,加上晋阳府库中现有的几十万石粮食,刚好够晋阳军民百姓过冬之用。只是这个结果让包括李源在内的晋阳百官人人憋屈无比,李渊更是被气的大病一场,连续十余天不登殿议事了。

“世民,今日你父王感觉好些没有?”柴绍问着刚到府中找他玩耍的李世民。

“父王好些了,医官说并无大碍,只是气结于心而已。”李世民作为小小的事件见证人,已经从姐夫姐姐这里知道了自己父亲被气病的全部过程和原因,也显得更为老成了一点。

“唉!若是药师兄早一个月来我晋阳就好了,也不至于我晋阳如今吞下这么大一个苦果。现如今河套之地归了河东晋王了,由宇文成都亲自镇守,我晋阳再无机会了。”柴绍转过头去看向一旁的李靖轻声叹息着说道。

“事已至此,柴兄不必介怀了。好在那晋王杨广尚识得大体,只为讨要河套作局。若是他趁我晋阳粮荒之际攻我,晋阳必败无疑,那时你我连栖身之所都要拱手相让与他了。”李靖也轻声安抚着自己这个好友。

“呵呵!听贤弟之言,现在这种局势并非是最坏的啰?”柴绍听了李靖之言后一阵苦笑不已。

“姐夫,靖哥哥说得不错,就是晋王那边不来攻我,就没粮食吃这一条,我们便都要饿死。”李世民在一旁小大人般插言道。

“呵呵呵呵!”李世民一番话把屋中所有人全都逗乐了。压抑的情绪顿时消散了。

潞州这边,卢照邻与郑凤炽等联手完成了代号“皮毛”的计划后,便告辞了裴世矩等潞州大员,带着随从回返泽州继续作他的府尹。只是,泽州现在的州治所在为济源城,距离河对岸那方的瓦岗山不远,卢照邻便先不进城,策马渡河上了瓦岗山面见杨二述职。

杨二见卢照邻上山来见,心中高兴,自己正愁即将面对各方乱局缺一个可以商量的人物,这卢照邻上山来正好。

“卢先生,来的真是及时,本王正欲让人去请你上山呢!”

“主公,皮毛计划得以圆满,下官趁返回济源之时,上山来先到主公面前述职。”

“好了,莫说什么述职了,本王看重的是结果,从结果看李渊最终服软也就了却了本王一庄心事,父皇那里也就有了交待了。既然上山了,就先在这山上作作本王的智囊吧!眼看这几方藩镇大佬起事如箭在弦,你留在这里也可为本王参谋一二。”

“呵呵!主公,下官求之不得矣!”卢照邻听了杨二之言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卢先生,如今麻叔谋和李春主持的开掘永济渠一事进展倒是颇顺利,但两件事情却是本王不得不面对的,一是开渠同时焦方和伍魁二将收沿渠两岸300里土地为国有,驱土地原有者离去,这导致了不少佃农失地后生活无依,沿渠城镇过小,无法收留过多百姓,以至于流民四起,其间多有不法者趁机起事,成为一方乱源;再则,河间府宇文大人那里为下一阶段开渠,采用强拆手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回 吃大亏唐公病倒 上瓦岗卢公述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