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接下来,江西籍进士的录取人数会下滑,但是总量在全国的比例依然较高,可以与南直隶、浙江相抗衡。毕竟,全国两直隶加十三个布政使司中,江西只是十五分之一。这样看,江西考生未必吃亏。
可是,曾芸芸所在地方的考霸太多了。可以这样说,哪怕放之于全人类的文明史中,考霸最密集的地方便是这里。
这里所处的吉水县隶属于吉安府管辖。没错,这就是欧阳修、文天祥等人的老家庐陵。在宋朝,这里牛人辈出。到了明朝,则是考霸云集。
单就科举而言,江西一省在明朝得状元十七人、榜样十六人、探花二十二人,占比两成有余。其中,吉安一府有状元十二人、榜眼九人、探花十二人。建文二年,一甲进士中状元胡广是吉水人,榜眼王艮是吉水人,探花李贯是庐陵人,全部都属于吉安府。永乐二年,全国前七名干脆全部被吉安一府包揽:状元曾棨为永丰人,榜眼周述为吉水人,探花周孟简为吉水人,二甲第一名杨相为泰和人,二甲第二名王环为吉水人,二甲第三名王训为庐陵人,二甲第四名王直为泰和人。永乐甲申科,朝廷选二十九人为庶吉士,十八人为江西人,吉安府又占一半。
全国足足有四百多个州府,吉安府有如此成就,尽管有人为因素,但也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无疑,吉水可以称之为全国科举最强县。
如此高的录取比例,如果自身也是考霸,这倒是幸事,可肖平此时只是个学渣。要在这样的地方突围,绝对是地狱模式!
曾芸芸再看向肖平,他依然不慌不忙的样子。只是在烧火做饭时,不时偷偷看她一眼,脸上满是甜蜜,没有一丝失落。
可是曾芸芸却知道他主动从书院退出意味着什么。
自古以来,书院多是私人创办。但是受科举影响,有些书院也难免成为科举的附庸,一些书院便有了官方背景。著名书院的学生,还获得了与府州县学生员一样参加科举的资格。比如吉安府的白鹭洲书院,每科便有十几、二十多个不等参加乡试的名额,最高时一度有四十二个乡试名额。
肖平之前所读的文峰书院,乃是吉水县耆老合资创办,每年都有若干个直接参加府试的名额,也就是说,这些考生可以直接免去县试。
县试是漫漫科举路的第一考,看起来很简单,实在不容易,要连考五场才可以。若是肖平在文峰书院中被选中,便可以直接越过这五场考试。虽然肖平在书院表现平平,但是熬上一段时间,还是有机会获得名额的。
肖平忙碌完,天色已经黑了。曾芸芸没有用过火石,便在黑暗中坐着。
肖平点亮了油灯,喜气洋洋地端来了米粥,道:“芸芸,明天我去大伯那买一尾鱼给你补补身子。”
曾芸芸也确实饿了,一边小心地喝着米粥,一边道:“平哥哥,明天你开始好好读书吧。我和你一起学。”
“平哥哥”是曾芸芸之前常用的称呼,肖平倒没觉得如何,反倒是曾芸芸按照记忆的惯性说出,依然有些羞涩。
“哦,好的。”肖平先是答应了一句,很快就意识到曾芸芸还说了后半句,“和我一起学?芸芸,你也要读书吗?”
“你难道忘了吗?当年我在家中,也是读过两年书的,本就识字。这些年你日日往返书院读书,我在家中除了做些家务,便是读书。父亲留下的书,我都读遍了,而且父亲做的批注和笔记,每一句我也都琢磨了很久,倒是可以告诉你。”
曾芸芸所说的父亲,指的自然是肖平的父亲肖山。
憨厚老实的肖平并没有觉得奇怪。在他心中,曾芸芸本就十分聪慧,而且肖山也确实留下了许多书籍。肖平之前也翻看过,可是根本看不懂那些批注和笔记,也就放弃了。如今曾芸芸说要读给他听,他自然乐意。
“不过自己学习总不是办法,你还是要寻一处社学跟着先生学才行。”曾芸芸想了想,觉得自己虽然存储了许多科考资料,但很多经验技巧都是纸上谈兵,肖平还是需要向有经验的读书人求学。
“好,芸芸,我听你的。”肖平点头道。
昏黄的灯光下,曾芸芸带着心事,和肖平用完了她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顿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