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科技之神>第12章 一篇论文一学期

一言以蔽之,就是学术界的“理论歧视”。

其实不光计算机界有,数学界物理界也都有,搞理论论证猜想的人,都看不起做实验的,做实验的看不起做应用落地、产学研一体转化的。

所以综合来看,麻依依这次投的《toc》,严格来说论逼格只能勉强排进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前5名。前面还有三四个纯理论的、清高无比的不食人间烟火期刊镇着呢。

但是没关系,谁让“分布式编译架构”确实有应用元素呢。

下次等顾玩和麻依依从这个架构里高屋建瓴、把云算力的纯算fǎ_lùn文拿出来,那么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期刊也不敢不用了。

ieee只是个工具协会,当跳板用完就可以扔了。

虽然这块跳板,放到数科院其他硕士、博士学长们眼里,是那么的值钱。中央科大任意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在读博士,只要发一篇ieee旗下的《toc》,就能直接毕业了,导师想奴役你多当几年廉价劳动力,都没借口留。

人比人气死人呐。

麻依依本来也料到老公是见多了大风大浪的,不会太惊讶,也不会夸奖她,所以都习惯了。她只是公事公办地问:“那么下一步我们该干什么?是不是能涉及你说的那个、机器学习训练的课题了?”

顾玩:“这个确实要弄,但你一个人没这个实力,还是给我当第二作者吧。我这学期一直有在做准备。至于你么,下学期我倒是想了一篇论文,可以作为你双修心理学分支下面那个‘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你有空写一下吧。”

麻依依好奇道:“那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顾玩:“这个论文,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非常重要,但是其验证,并不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哪怕光靠人类ròu_tǐ实验都能验证出来。

只不过对照组设计很复杂,因为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不一样的,很难把人标准化成机器、然后排除一切干扰衡量活人的学习速度/学习效果快慢的干扰项。

但是,只要做出来,那就能够因为论文的趣味性、以及通俗易懂性,而被大众广泛接受。我相信,以这篇论文的长远国际影响力,后世你的头衔上,说不定会多出一个‘心理学家’或者‘认知神经学家’的名头呢。”

麻依依不由有些激动,连忙追问细节:“能不能说具体点,到底要研究啥?”

顾玩:“我要你研究的是,当人类学习的时候,懂的和不懂的东西、做对和做错的东西,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比例时,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学习速度才是最快的。

这个数据如果研究出来,而且是那种直击人脑运作机理底层的研究,那么,结论也是可以将来应用在人工智能上的。这是一个让机器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打通的、宇宙通用的变量。

具体的试验方法,我可以给你一点建议。你先这么设计……”

顾玩无耻地剽窃了后世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专家多年摸索出来的实验方法,直接报答案了。

麻依依听得瞳孔逐渐放大,又缩放了几次,心中充满了震惊。

特么的这还是人类大脑能想出来的东西么?太特么天马行空了吧?

——

以上已经三千多字,所以下面不算钱稍微说几句。

可能有点对不起大家,完本速度还得加速。

但我尽量保证剧情完整性,所以后续大家经常会看到一两章就过去书里时间一个学期的推进速度。

《科技之神》这个题材越写到后面,就越发现如果读者不爱看学术成果装逼,觉得这些内容虚伪的话,就很难写。

因为我写的是严肃科研,不是那种自称科幻、实际上却是玄幻的系统流。这就注定每一个大科研工程的成果落地,动辄几年。因此如果不写生活不写学术论文这些,中间就没东西写了。

严肃的科研,尤其是系统性大工程的科研,根本不适合短平快装逼。要节奏快,只能跳时间线,做好实验设计后,几个月研发经过直接略过,然后出成果、受景仰。

新书我想了想,还是要在11月份开,所以目前这本连11月底都写不到了,可能也就到11月中吧。我大概书中时间一年三四章的速度,能把几个大科研成果写出来,后续就流水账一点。

因为如果12月初再开书,有个最大的问题是上架的时候会赶上过年或者是学生期末考试,那样首订成绩肯定会很噩梦的。

如果能赶上元旦档前后上架,下本书可能命运会好一点。为了避开过年和期末考试上架,我只能11月中开新书。

很对不起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大家千万别再打赏了,我受之有愧。

搜狗


状态提示:第12章 一篇论文一学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