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古玩之先声夺人>第两百三十五章 莫名其妙

陆林冷着脸说道:“张鹏,我今天不跟你吵,公道自在人心,东西我拿来了,咱们今后一刀两断!”

张鹏哂笑道:“早知道你是这种借钱不还的人,我特么会乐意跟你这种人交朋友?”

李寅连忙劝道:“大家都少说两句,先确定东西有没有问题吧。”

陆林把他带来的古玩拿了出来:“东西这玩意是我奶奶的嫁妆,肯定没有问题。”

张鹏又怼道:“有没有问题不是你说了算!再说了,你这种话电视节目上多了去了,哪个不是说什么祖传的,结果专家鉴定下来,就是近些年做出来的假货!”

陆林也针锋相对:“你觉得有问题是吧,一会鉴定过后,有本事别要!”

看着两个人又开始针尖对麦芒,李寅也有些怒了:“要不要先让你们吵完了再说?”

两个人都冷哼一声,就像闹矛盾的小孩子一样,转过头,不理对方。

张鹏的朋友叫庞华茂,他先拿起了陆林带来的古玩。

这是一件木胎剔红漆器的奁[l]盒,这种器物是古代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最早见唐墓出土器,发展到明清时期时,有若干层,如同套盒。

这件奁盒一共有四层,盒面满铺锦地,浮雕人物、楼阁、松石、祥云。盒身外壁剔刻雕刻牡丹、栀子等花卉,活泼而有生气。

庞华茂拿着奁盒看了一会,脸上就露出不屑的神色,片刻后,把东西放回了原位。

轮到赵琦鉴定,他把奁盒拿到手中,就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件真品,有些不明白庞华茂为什么会显露出轻蔑的神色。

如果庞华茂不是有意为之,那他就很可能是半吊子的古玩收藏发烧友。

这种人光有一大堆收藏理论知识,以为看了几本书就天下无敌,明明买到的不是普通货色,就是赝品,却以为捡到了大宝贝,兴奋地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逢人便炫耀。

庞华藏见赵琦真的是对方请来鉴定的,心里很是不屑,这年月,阿猫阿狗都可以搞鉴定了!

“请庞先生先说吧。”赵琦放下手中的奁盒。

“没什么好说的。”庞华茂说道:“不过是一件看起来华丽,实则不怎么样的雕漆工艺品而已,没有什么内涵。”

陆林听了这话,很是愤怒:“你这人怎么胡说八道,这件东西在我家都放了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你居然说没有什么内涵?你到底懂不懂啊!”

庞华茂拦住了想要说话的张鹏,冷笑道:“我或许比不上资深专家,但这么一件低劣玩意还不至于看不出来。首先一点,你说它在你家放了上百年了,怎么还这么新?难道从来都没有使用过?就问你,这正常吗?”

陆林气乐了:“难道爱惜一点有问题?那故宫那些新的油光呈亮的瓷器,也都是假的喽?”

“你家里有故宫那样的保存条件吗?”

庞华茂露出讥笑的神色:“再说了,这件漆器上面的漆才多厚啊?你能不能先去博物馆瞧瞧,那里的剔红有多厚,至少也得三十多层啊,你这呢?真是笑话!”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张鹏声音都高了几分,猛地一拍桌子:“还钱,今天不还钱,别想走!”

李寅连忙打起了圆场:“不要激动嘛,有话好好说。况且,咱们又不是一言堂,总得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嘛。”

张鹏看了看朋友,随即冷笑道:“行,我到要看看你们能说出什么花来!”

赵琦清了清嗓子,微微一笑:“我确实有不同意见,而且和庞先生的结论相反,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剔红精品!”

陆林听了庞华茂的分析,都差点认为,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还是东西被人掉了包,现在总算有了一些底气。

而庞华茂则哈哈笑了起来:“哦,我到要听听你的理由。”

“首先,咱们说说髹漆薄厚的问题。”

赵琦侃侃而谈:“各时期的剔红虽然在整体及结构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比较一下各个时期的剔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以实物而论,早期宋元时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浅,也就是后人说的‘用朱不厚’,大约十层左右;元末明初的风格是纹样加深;到了明清以后,剔得就比较深了。至少髹漆三十六层,多者百层。”

庞华藏打断了赵琦的话:“等等,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早期的剔红漆器?”

“不要这么没礼貌,等我说下去,你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赵琦皱了皱眉头,他很不喜欢别人在这种时候打断他的话,他继续说道:“到了清代,尤其是雍乾两朝,剔红的制作分工进一步细化,‘髹工上漆,画工行纹,牙工用刀’。

明代和清代剔红的最大区别是打磨。明朝剔红完工后等髹漆彻底干透,然后用野生锉草精心打磨出光泽,随着刀具的进步和审美品位的发展,清朝剔红则一步到位,不再打磨,全靠刀工的圆润起转剔出花纹样式。此器很明显是明朝早期漆器打磨的特征。

从工艺角度上讲,纹饰逐渐加深就是加深制作难度,提高质量要求。好比早期的电视机,体积大,屏幕小,还是黑白画面。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彩色电视机,背投电视,以及现在的液晶电视机等等,性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上的这些工艺品也具备这些逐渐进化的特征。所以早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薄,后来越变越厚。这件奁盒光泽发暗而不刺眼,漆色泛现出木纹,包浆自然……完全符合明早期剔红


状态提示:第两百三十五章 莫名其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