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见华佗想要正宗的配方,忍不住的提出了一个建议:“先生就没有想过,若是可以寻找到替代品,解决了原料的问题,不就好了吗?”
华佗说:“佑兴不通医理,此言大谬。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药方一事,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刘正反驳说:“先生精益求精,正也是佩服万分。只可惜那主药远在南中之南,若是耗费人力物力运转过来,难保药力不会损失。再加上成本虚高,用得起这种金创秘药的人少之又少,与造福百姓的初衷背道而驰。”
华佗无言以对,便问刘正:“佑兴以为,佗该如何应对?”
刘正说:“以金创秘药为蓝本,尽量寻找能够大量采摘,甚至是人工培育的替代品。”
华佗说:“那药效就没有保证了。”
刘正说:“就算效果差强人意,也好过无药可用!”
华佗愤怒的说:“这是赤裸裸的弄虚作假!”
刘正不以为然的说:“只要不做虚假宣传,不为了牟利而不择手段,便不算是弄虚作假!”
华佗被刘正说服了,毕竟金创秘药极为难得,价格不菲,用得起这种药的人,屈指可数。
不如按照刘正所说的话,寻找替代品,改良配方,让用得起药的人无限增加,才能实现造福百姓的根本目标。
为了早日完成新配方,华佗决定向刘正三人辞行。
刘正挽留说:“先生,以你的亲力亲为,要完成新配方,需要多久?”
华佗说:“或许三、五月,或许三、五年,甚至可能永远都配置不出来。”
刘正又问:“若是有足够的药材种类供先生尝试,先生可有把握。”
华佗说:“只要药材种类齐全,佗保证十天之内必出成果,一个月之内改良配方,可以大用!”
刘正又问:“先生行走四方,救得几人?”
华佗说:“佗游医四方,每到一地,都会有施药之举,数年下来,三千人总是有的。”
刘正再问:“若是有一万名先生这样的神医,能救多少人?”
华佗说:“佑兴说笑了,天下像佗这样的人,不会超过五指之数。万人的说法,不过是一个笑话。”
刘正接着问:“先生见多识广,是普通病患多,还是疑难杂症多?”
华佗说:“当然是普通病患多,疑难杂症之所以难以医治,是因为见识过这种病症的人少之又少。”
刘正还问:“先生以为,治疗普通病症也需要先生这样医术精湛的神医吗?”
华佗见刘正胸有成竹,便问:“佑兴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正说:“先生独力行走,不过救得了一时,却无法济世。不如随我北上幽州,开馆授徒,徒再授徒,最后广济天下,先生意下如何?”
华佗问:“孔圣人有教无类,门徒三千,达者仅有七十二人,余者俱是平庸之辈。佗若是开馆授徒,也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是精英。佑兴可知:学医不比读书,书读不好,只会误了自己。若是医术不精,那是会害人性命的。佑兴若是有解决办法,佗可以随你北上,否则就不要再提了。”
刘正说:“先生的顾虑,正已有解决之法。先生可以制定出一个完成学业的标准,让达到标准的人成为见习医者,在先生的指导下替人诊病。再制定一个行医资格标准,给达到标准的见习医者颁发资格证书,准予开设医馆,坐堂出诊。最后制定一个开馆授徒的标准,对坐堂医者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才允许授徒。先生若是完成此等壮举,必将青史留名,后来医者,当以先生马首是瞻。”
华佗见刘正的解决办法层次清明,条理清晰,实施的可行性极高,当即起身,向刘正大礼参拜:“谯县华佗华元化,拜见主公!”
刘正扶起华佗,郑重其事的说:“正替天下人谢过先生的大义!”
华佗倍受感动,决定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刘正的畅想,把医疗系统一体化标准彻底的建立起来。
刘正为了笼络华佗,不仅绞尽脑汁弄出了一个医者从业标准,还把拓印好的本草纲目交给了他。
华佗得到本草纲目之后,决定在医馆成立之后,集天下名医之力,对其中所记载的药材及其药性进行一一验证。
刘正感觉收服一个华佗,居然比收服贾诩还累,不仅要做保姆,还得充当领路人。
成功收服华佗之后,继续北上,目标直指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