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风起日月>4 怫然不悦

朱棣虽有意设置火器禁军,却也猜到了可能招致的文臣反对,不料朱权一阵冠冕堂皇的道理之后,不但是这些六部尚书,侍郎无可奈何,便是那些成天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之流也难以反驳,不由甚是高兴,当即兴致勃勃的站起身来传旨兵部挑选兵将。神机营全营兵力共计五千,分别为步卒三千六百人,骑兵一千人,火炮兵四百人。与五军营,三千营并列为京师禁军三大营,提督内臣等领兵将领并不归属兵部,而由自己亲自任命,调遣。另命工部召集巧手匠人,研制犀利火器,以备他日神机营使用。

待得早朝散去,已然接近午时。小雪初晴,久违的太阳挂在半空之中,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颇为舒服。

朱权一面旁若无人的伸了伸懒腰,一面缓步顺着御道朝洪武门而去。曾追随昔日的凉国公蓝玉,在捕鱼儿海侧一战而灭北元金帐元军的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处在今时今日,和那些什么瓦剌,鞑靼之类,嗜杀成性的游牧部族空谈仁义道德,纯属与虎谋皮,缘木求鱼般的空想。只有将让大明的军队掌握当世无匹的战力,才能谈什么好战必亡的道理。纵然今日的火炮,火铳等武器受生产力所限,无法一蹴而就的替代强弓劲弩,刀剑等冷兵器,但辅以三段式射击之法,发挥出持续不断的火力,照样可以让那些在冷兵器时代数千年中的匈奴,突厥,蒙元狂涛巨浪冲击而来的骑兵战术碰得头破血流。

遥遥见得那些德高望重的尚书,侍郎大人们瞥向自己的目光中隐含轻蔑之意,朱权却也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今日因为永乐皇帝朱棣的决心,大明会拥有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全数使用火器作战的军队。

夜深人静,御书房中,朱棣一面怡然自得的饮茶,一面静静听着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诉说朝中一众文武官员平日里的言语行事。

听闻纪纲诉说起盛庸,平安等一众昔日效忠于朱允炆的降将,朱棣突然想起了被自己视为生平奇耻大辱的东昌之战,想起了千军万马在盛庸的火炮,火铳下伤亡惨重,被自己视为股肱之臣的张玉惨死,自己也落荒而逃的经历,脸色愈发难看。他之所以下旨设立专门使用火器的禁军神机营,并不单单是为了张辅,沐晟自安南传回的军情塘报,更为重要的却是昔日自己也曾在火炮,火铳下吃过大亏,自然深明火器在两军交战之时的犀利之处。

善于察言观色的纪纲眼见端坐在书桌后的皇帝陛下面色甚是难看,也就知机的闭上了嘴巴。他心思机敏,昔日追随朱棣,也曾经历过东昌城下的那一场大败,自然猜得到朱棣是为了什么不快。

“盛庸,平安尚在焉?”默然片刻后,朱棣终于打破了御书房中的寂静。

眼见那一双冷冷的目光扫视而来,纪纲忙低下头来,沉声道:“微臣明日便赶赴北京。”他追随朱棣日久,自然明白其言下之意。

半个月后,北京城中,平日里门可罗雀的盛庸府邸之前,一个身穿狐裘,打扮做寻常读书士子的男子轻轻叩响了那紧闭的府门,正是自南京而来的纪纲。

平日里深居简出的盛庸接过下人奉上的拜帖,见得纪纲的署名后,嘴角流露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苦笑,淡然回道:“请来客书房相见。”

待下人奉茶后退出书房,盛庸打量了一下不远处的纪纲,突然笑道:“听闻指挥使大人在南京可是威风得紧,今日到此,怕也不是为了和盛某叙旧而来的吧?”

“下官能有今日,也是昔日在东昌城下拜将军所赐。”纪纲闻言站起,略略躬身后抱拳答道,面上一派恭敬之色,全然不似在南京城中,身为天子亲军锦衣卫的首脑那般不可一世。他这般说倒也是肺腑之言,只因此时此地,他的脑海中突然回想起了昔日东昌大败后,自己奉命前往东昌盛庸的的帅帐,讨还张玉尸身的往事。

盛庸长长叹息一声后,淡淡说道:“陛下的意思,微臣已然知悉。”朱棣登基不久后,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长兴侯耿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迫得其“畏罪自杀”。自己昔日不但也曾率军攻杀当今皇帝陛下,更曾在东昌,济南杀得燕军大败,又岂能不明白朱棣的意思?

当夜,盛庸身染重疾,第二日便即病故。其后数月之内,平安相继“病亡”。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紫禁城奉天殿两侧,一众文武百官肃立两侧,注视着一行十数人缓步而来。便是连一向视早朝为苦差的宁王朱权,此时此刻也是满面凝重之色。原来这些突然自西域帖木儿国归来的人中,为首的二人名为傅安,郭骥,乃是洪武年间奉朱元璋旨意,率领使团出使帖木儿国,后被帖木儿扣留,去年秋天方才得以脱身归来。

朱棣眼见傅安,郭骥不过四旬,却已然头发花白,显见得万里出使,被扣留在帖木儿国这些年,必定吃了不少苦头,当即温颜安慰一番,另传旨重赏使团诸人。

昔日帖木儿这厮诈作恭顺,后不宣而战,竟敢率领大军来犯,朱棣对这个帖木儿国那也是充满了好奇,当即询问其国详情。

傅安,郭骥二人身在帖木儿国数年之久,对其知之甚深,当即将详情告知大明君臣。原来残暴不仁的帖木儿昔日统领数十万部族大军,意欲效仿忽必烈灭宋之事前来攻伐明朝,无奈走到半路之上暴病而死,其数个儿子,孙子为了争夺苏丹大位当即陷


状态提示:4 怫然不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