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帝国行>第990章 回光返照

百里燕再度返回宫中向咸王禀报张阶之事,而姬康离开永兴侯府即刻去了太子府中。

“大王,这长孙国心比天高,命却是比纸还薄,张嘴要吞卫国两郡,而且应该还不止,却想以三块土地换取我国让步,简直无耻头顶至极呀。”

“那依爱卿意思,寡人应该先要几块土地为宜?”

“回大王,可再要桑南桑北三块土地,同时假以求取卫国德康、原山、秋郡三郡。张阶定会讨价还价,最后大王应坚守五块土地和卫国三郡为底线,迫使张阶妥协。如此万一此后再令长孙割地,其若不同意,我国也好籍此为中策,收了卫国三郡。”

“嗯……”咸王点头深以为意,可一听说是中策,忙是又想到下策:“听爱卿之意,难道还有下策?”

“是的,倘若遭遇外力施压,为顾全大局,只能适当放弃到手利益,谋取诸侯间的平衡。不过此种可能甚小,一旦卫国被我瞬间击溃,届时只有我国开口的份,根本没有他国压价的余地。但还是不能不做事先的提防,以防万一。”

“嗯,但愿不会行此下策,寡人可不想耗费了钱粮,到头来给他人坐收渔翁之利,拾走了便宜。另外,爱卿准备何时安排张阶来见寡人?”

“臣以太尉病危为由暂时拖上几日,一来确实需要时间暗中活动,否则太过顺利,易让张阶起疑,招来他国干涉。二来缓几天有助于卫国遣使我国,据臣推算,卫国下个月便该来人了,大王最好做些准备,以免被卫使气伤了圣体。”

公良修一早命人将消息传回国内,以便于公良文、公良晨叔侄二人谋划与卫国的交易,时间上推算,最快下月应该有派人火速前往陔陵交涉。尽管不知道公良氏会从卫国那里交易得到什么好处,但只要一想到公良修的嘴脸,多半是不会吃亏的。

而与此同时,西寰从姬康口中得到百里燕推动出兵的消息,其实心存疑虑,高度怀疑是百里燕给姬康下了圈套,然后好让姬康来给她上眼药。

“当初不出兵的是他百里燕,而今出兵的又是他百里燕,眼下长孙大败,卫国得以腾出手来抽兵东进,他反倒要出兵,难不成他百里燕傻了不成吗。”

“公主殿下,百里燕不出兵是为养精蓄锐,出兵是因卫国国力消耗巨大,此时出兵正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属下倒是以为,咸军战力远不止现在所见这般。

据属下了解,近些年御客向万川迁入大批人丁为咸国耕种土地,而且税赋极低,显然是御客已经倒向咸国,倘若御客从中协助,卫国恐怕未必是咸国对手。

而且咸国财力空前强大,产业甚多,能造更多火炮。仅仅常驻广信军港的万石战船便有二三十艘,每艘均有五十余门各型火炮,一旦开战咸国火炮数量上将全面压过卫国,卫国水军绝非其对手。

因此现在看来,百里燕这招缓兵之计极是高明。”

“那难道卫国是傻子吗,既是百里燕的缓兵之计,缘何还能信他!”

“公主殿下,这才是百里燕阴毒之处。据属下了解的消息,卫国本意在去年入秋之前结束战事,但先是遇上天子驾崩,期间停战数月,后百里燕秘密卖给长孙军火,迟滞了卫国攻势,由此令战事久拖不决至今年。

属下以为,卫国之所以当初能如此放心北伐长孙,这其中恐怕还有隐情。”

“季将军何以见得其中还有隐情?”

“殿下应该知道,百里燕曾以一千五百石生丝讹诈长孙,以换取出兵,长孙未允。以百里燕秉性,既然能讹诈长孙,便同样能讹诈卫国,因此卫国许下了重利,以换取百里燕不出兵。

但此后百里燕突然改变想法,上奏咸王出兵,咸王驳回后,百里燕便向长孙兜售军火,因此属下判断,定是卫国未曾满足百里燕所求,百里燕心怀不满遂而如此为之。

现在时机成熟,百里燕发兵攻卫,也就顺理成章了。”

季锦昇一番细说厉害,西寰觉得在理:

“此言有理,百里燕奸诈无比,断然不会做无利可图之事。那现在本宫该若何,要说服王兄出兵吗?”

“应该即刻向大王示警,一旦卫国向西调动兵马,在国内征发民力便该即刻出兵,以免延误战机。”

版图限制了军队机动速度,同时也限制了消息的传递,卫国在国土中部集结重兵,便于向西、向东同时调动兵力,加之卫国马匹充沛,兵力的调动得心应手,这是大国占据中原腹地最大的便利,一旦控制了中原中心地带,向东、向西出兵的距离减为一半,掌握着战略主动权。

相反晋国从本土出发前往歧国,横跨整个板块,兵马调动消息传递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刺激卫国向卫歧边境增兵,对晋国突然出兵并没有好处。

而基于这个道理,咸国距离卫国更近,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起卫国的注意,由于晋国距离歧国尚远,卫国会优先考虑将主力精锐向东集结,同时详细调动部分兵马,并从本土紧急征发役兵整训,待晋国军令传到,至少也得是三四个月后,届时卫国已经完成新兵的征募整备,随时可以开赴卫歧边境集结。

季锦昇意在利用卫国打时间差的心态,提前做好预案,而不是等到东线打响了,再考虑是否西线出兵。

翌日,早朝散后,百里燕未参加内阁会议,驱马前往鼎炀侯府看望张隽。经过三日输液张隽气色大为好转,已能下床行走,胃口


状态提示:第990章 回光返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