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帝国行>第808章 励精图治

所以但凡是有两面性,一旦晋国吃下这剂毒药,晋国将陷入长期的通缩、通胀的反复经济动荡。而咸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进步,令咸国市场进入新经济模式,形成高度完整的上中下产业链。

晋国作为基础原料市场,其对咸国的市场的依赖将日益严重,同时咸国的进步会像吸铁石一样,将资金引流向咸国,而国外资金日益空洞。

晋国再想动兵,其结果是国内经济不振,咸国日益富强,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其已无胜算的把握,而唯一有用的反倒是被晋王冷处理的西寰。

于是陵山银矿事件后,西寰在晋国国内的威望日盛,其母王太后病故后,王太后党羽非但未被晋王分化吸收,相反依赖西寰输往晋国的利益纽带,联系更为紧密。

晋国效法咸国改革只是冰山一角,卫、宋、徐、志、梁、长孙等大国陆续推行土地改革,但至645年,除公良氏外,鲜有能大成者,充其量窃取咸国农业和耧车技术后,农业产量大幅增加。

而归根到,改革的根本是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变革,前者代表了生产关系,后者带来生产力,最终引发的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如何处置利益过程的再分配,往往决定了改革的成败,而咸国具备了变法的基本条件。

至盛元644年年底,经二十年努力奋斗,百里燕基本实现盛元625年“以商代政”的目标,然比当初的计划更为宏伟浩大。

盛元年,诸侯相安无事,中原进入数百年来前所未有之黄金时代,同时咸国农业技术的流出,使得各国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各国推动变法的动力渐增。

同时期咸国率先走出战争泥潭,人口增加至一千七百余万人。得益于宽松的政策环境,低廉的财税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增长,这其中卫国的“帮助”功不可没。

大批东逃逃入咸国境内的难民总计超过两百七十万人,进入志国的有近八十万人。

名田、秋郡、原山、德康四郡县移交卫国前,迁走了人口三百余万,然卫国接管四郡后,出人意料的非但未迁怒于咸国,相反心中窃喜,甚至曾几何时可能还在骂咸王蠢。

百里燕琢磨很久,一直没搞清楚卫王倒底怎么个心态。

农耕社会人口是第一生产力,人口意味着国力,卫国白白损失三百多万人口,外加难民,里外就是小六百万人,其却不做任何动作,让百里燕担心受怕了好久。

直到后来才明白,卫国其实有一种“殖民者”心态。

由于卫国长期封闭于中原之外,其逐渐丧失了中原民族主体意识,自我民族觉醒意识,因而卫国人的想法是,他与中原人是两个民族。

而今其一跃进入中原腹地,其想当然的认为中原的失败,正是因为制度上不如其优越,人也没他聪明,军事力量没他强,所以卫国人高中原人一等。

因此其每到一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奴役外民,或是赶尽杀绝,将卫国人迁入当地。

就像当年白人杀光一亿印第安人一样,最终目的是为白人获取生存所需的土地空间,而卫国也明显带有这种倾向性。

咸国突然迁走所有人口,如此既省去了卫国统治消化当地的成本,同时为卫国移民提供了土地空前,同时咸国过去三年间耕种的大量优质土地,无需投入即可悉数收入贵族囊中,如此一举三得的好事,天下何处还有。

咸国迁民之举一度引起中原震动,公良氏更是大呼上当,悔不当初没把让给卫国的两郡人口也迁走。

卫国的态度一度让百里燕担心很长时间,但迟迟不见卫国反制,倒也心安理得起来。

人口的增加令咸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我修复,粮食恢复增长不久,百里燕征召民夫二十万,调辎工营十万,集中于甘府、上关、万川、彭源、丘南五郡,兴修水利拓展驰道,并耗资一百五十万贯新币,于甘府岸边修建堤坝,以绝洪涝。

同期经过数年准备,全国陆续开通邮政系统,都郡地区发行报纸,并经一步完善了税法,向富人、权贵征税,且永兴侯府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而由于印刷技术的成熟和雕刻人才的培养,印刷精美而具有防伪功能的发票成为可能,遂在当年同时发行大宗商品税票。

税票暂行于大宗商品、管制资源,以及家财一万五千贯新币以上者。

此时以永兴、陔陵为核心的教育中心人才积累初见成效,活字印刷和蒸汽机械的结合,出现滚筒印刷法,让规模化印刷成为可能。

为解决教育拨款,百里燕说服咸王订立制度,将教育拨款制度化,并向都郡下辖各地辐射初级教育,将都郡全部纳入初、中等教育范畴,并在各地郡府与大城市,集中教育资源开办一所或两所官署学堂,以普及识字教育。

学费由财政、地方和个人家庭均摊,军烈属子女可免一孩食宿及学费全免。

相较于永兴城内教育基本免费,此番推广至各地教育举措基本是解决有无问题,学费对家庭而言依然是较为沉重的负担,财政与制度尚无法建立义务教育。

鉴于知识和技术的泛滥引发的危害,百里燕严格筛查课本内容,禁绝永兴城技术手册外流,尤其是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和机械制造等门类。

过去十数年间编纂有大量技术内容,其危害之大,不亚于原子弹,一旦外流,稍有内行人指点,后果极为严重。虽然总量不大,但一想到当年金


状态提示:第808章 励精图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