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又这么年轻,所以想必你的师父一定是在尸山血海的战斗经验中走过来的人,八极拳在华夏由来已久,但是追溯历史,能够有这样的经验的不过几人”
“民国时期有一个人很出名,是一代武痴,枪法拳法堪称宗师,其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近代都还在流传关于这个人的神奇故事,这个人就是神枪李书文”
张影说完,喝了一口茶!
“李书文”?
“你居然知道我师公”?
林晓玲现在是对张影越发的好奇了,这个人好像一个百科全书,对于自己这一门派的传承甚至比自己都要清楚!
“不对,就算你知道我师公,但是你如何看出来我的功夫套路的呢”?
紧接着林晓玲感觉不对,张影还是没有告诉自己究竟怎么看出来的啊!
“大小姐,你的铁山靠练的炉火纯青,而且出招就是拼命,这种招式是当年名家李书文大师的成名绝技,从你这一招我就看得出来你应该是师承李家一脉”
“而神枪李书文平生有三个徒弟,在那个时期都是名极一时的人物,每一个都是当权者跟前的护卫,但是到现在真正能够安享晚年的却只有一位”
张影继续说道!
“佩服,影子兄弟,我真的是佩服你的分析能力,通过功夫套路你就可以直接分析出晓玲的师承和师父这种判断力和分析力不是一般人有的”
“况且你对与华夏的历史的了解,让我这干了二十多年警察的人都感觉汗颜,老哥对你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来我敬你一杯”!
说着李磊端起酒杯和张影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然后接着说道:
“兄弟,李书文大师我也听说过,但是对于这个人的事知道的不多,将来听听啊”?
“是啊,张影讲来听听,我也想了解一下师公的事迹,师父从来没和我讲过”?
这时候林晓玲也来了兴致,看着张影问道!
张影看着两个人说道:
“神枪***的事我也知道的不多,既然你们要听,我就讲一些我看过,听过的事情,当然只是听过的,并不知道是真是假”?
“好”
“行”
林晓玲和李磊同时答应道!
喝了口水,张影开始讲道:
“相传:李书文习武在名人辈出的"神枪窝"里,如鱼得水,习拳练枪到了痴狂的境界。李书文的家离师门相距约7.5公里,他每天晚上在师门练习一个时辰,每次往返的路上,他不像别人一样正常赶路,而是一步一拳,一步一掌,一步一肘练着走,练枪时,他一边走一边拧着大枪栏、拿、扎”!
“他修习武林绝学《易筋经》、《锻骨经》和《洗髓经》,以超常的毅力,获得了超常的劲力,几年后,他的功夫突飞猛进,在家附近捋桩靠桩,碗口粗的枣树、槐树多被他练拳脚震死”!
“成为他的练功桩;练习打沙袋,从50公斤到300公斤的沙袋,他掌击、肘顶、肩撞、背靠,不知打烂了多少条;习练大枪,"抽撤"、"缠拿"之枪力把大门框划烂,将门前屋后的枣树全部划死。为练好"摧枪问准",他对准粗树练,对准细树练,对准插好的高粱秆练”!
“昼扎铜钱眼,夜扎香火头。在他家附近枣树林中,他大枪扎枣,一枪一枣,百枪百枣,后来对着镜子练,达到触而不伤之境界。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经过十二年勤学苦练,李书文集师祖李大中、张克明,师父黄士海、张景星四人拳技、枪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的技击风格”!
“只要大枪一抖,枪头闪电般划出直径一米多的圆圈,其势恰似长江之水,磅礴千里;扎枪时,恰似流星赶月,鬼恐神惊,速度快,力道猛,且精准度极高,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之境界”!
“据民国时期《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穿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
“铁锥入壁(土墙壁),力拔甚难,他以大枪搅之,锥即出,他的族人乡亲人,常传颂他帮助乡亲收粮时,背对装运粮的大马车,用脚勾起80斤重的粮袋,挑过头顶,甩到大车上”!
“他帮助乡亲们盖房上大梁时,用大枪将一棵棵檩条挑到房山上,相传李书文的功夫了的,非常人所能习之,他用大枪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车轱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经常这么练,毫不费劲”!
"神枪李书文"早期弟子霍殿阁,民国十六年以精湛的武功击败日本武道高手,入选为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护卫队武术总教习,其侄霍庆云为御前侍卫”!
“晚期弟子刘云樵,七岁时拜李书文为师,数载纯功,精进勇猛,曾击败日本剑道高段名手太田德三郎”!
“1
gj
gji
gguo侍卫队武术教官,他引退后创办台湾武坛训练中心,门生弟子三千,遍及亚美欧洲”!
“晚期弟子李建吾和刘云樵是同村人,是当年"神居刘云樵家时收的一位贫苦佃户的儿子,与刘云樵同时练武,李建吾艺学成后参加革命,曾担任过中央领导警卫队武术教官”!
“李书文晚年时,其子李萼堂在湖南长沙创办国术馆,他不适应南方生活,居住在天津市南郊区北闸口堂孙李之芳处,1934年秋季的一天晚上,李书文坐在院中椅子上,边喝茶,边指导族孙们练武,突发暴病(脑溢血)去世,享年72岁”!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