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小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内厂

“这件差事,干得不错!”崇祯看着桌子上成沓的银票,面露面露微笑的点了点头。

“这都是陛下圣明!”周延儒在一旁说道。

“陛下!”曹化淳在一旁说道:“开通海上贸易,确实利润滚滚,此举可解我朝当下的窘境。”

“嗯!”崇祯点了点头。

“陛下!”周延儒对奏道:“若要大规模开海,必须先武装大明海防,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保障!”

“嗯,确实如此!”崇祯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以臣之见,若要武装海防,我朝需要海沧级战船预计五百艘!福船级战船,数量最少也要在五十艘!还要武装大将军炮以及训练一支五万人的常规水师部队!”周延儒说道:“预计一应开资在一亿两百银以上,战船的制造周期最少也要十年才能全部交付使用!”

“这么多?”崇祯长大着嘴巴吃惊道:“这可是我朝二十年的赋税,而且还是不吃不喝的结果,如果靠户部拨款,天知道哪天才可以开始动工,别说十年,二十年,恐怕即便是三十年也无法形成战斗力,况且后金女真虎视眈眈,他们会给咱们三十年的时间吗?爱卿可有办法吗?”

曹化淳身居高位,手底下自然少不了要养上一些人手,有了人手自然要有落脚地,要有一些掩护手段,人要吃饭,马要吃料,还有一些必要的武器装备,车辆等等,如果有什么战损,还要抚恤,出趟远门还要给上一些补助,如果手下人立功了,自己还是要打赏一些金银财物,唉,你以为领导那么好当呢?

他一听周延儒如此说道,心下还是比较欢喜的,难得他能跟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如果大明全面开海,那银子还不是滚滚的来?到时候自己手里有了银子,也就不需要再看那些大臣们的眼色了,谁叫咱们拿人的手短呢?

可紧接着皇上的一系列分析之下,曹化淳一仔细琢磨确实如此。

“陛下!”周延儒说道:“有些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朕恕你无罪便是!”崇祯说道。

“臣听说昭勇将军旗下有四支舰队,海沧级战船大概在两百艘左右,福船更是达到了八十余艘!另外还有数百艘的各种其它型号的战船。”周延儒说道:“臣不知,陛下可否将这些战船一并收回。”

王承恩站在崇祯身侧,这一切他当然也一并听进了耳朵里面,就在周延儒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承恩半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开,转了一圈后,又把眼睛半眯起来,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但他心里明白,这个周延儒没打什么好主意,如今他内阁已经把手伸到了田州的民政、军政,然后把手又伸到了上海海港,这还不算完又要把手伸进战舰?昭勇将军现在是处处忍让,桌子上的那一沓银票就已经说明问题了,海贸确实油水十足,他没想到杨齐如此干净利落的就让出来这么一大块蛋糕,王承恩想不明白,曹化淳也想不明白,崇祯更是想不明白,唯一不想想明白的就是眼前这个人,周延儒!他应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王承恩是什么人?官场上的这些肮脏事,他如何不知道?之所以他要把曹化淳整进去,想法跟周延儒一样,既然你不想让杨齐一个人做大,那我也不想你做大,搅局谁不会?曹化淳更是这方面的好手,看这二人的样子,恐怕是达成了什么共识。

其实他心里一直有个若隐若现的想法,是不是陛下从一开始就错了,如果真的都按照昭勇将军的意思去办的话,是不是改革现在已经开始了?可如今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多,边军的军饷问题,各地的赈灾问题,都因为杨齐开的源而得到解决,又因为开通了海上贸易,南洋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送进来,国内各地因为粮食的大规模购入,而开始稳定,农民起义军发展的势头也得到了很大的抑制,三边总督杨鹤凭借着杨齐在田州的军队,已经彻底扑灭了陕西的起义军,现在山西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起义军的攻势已经弱了下去,朝廷的各方面军队也在兵部的调动下,围了上去,相信年底应该会有好消息传过来。

表现上看,似乎崇祯四年是一个转折点,什么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若要仔细分析,这里面每一件事都有杨齐的影子,而现在杨齐对大明刚有些动作,就被内阁跟皇上联合打压,那么明年呢?形势会如何发展?王承恩不知道,他也决定不了什么,既然如此,他只能把水搅浑,给大明,给杨齐更多的时间。

“陛下,这个恐怕不行。”曹化淳说道:“据老奴所知,那些战船都是杨齐自己打造的,而工部没有下拨任何款项,如果强行收回的话,恐怕会被人说三道四。”

“嗯,朕知道这个事情,杨齐为朝廷做了很多事。”崇祯说道:“他也在海上打了几场漂亮仗,现在我朝北方海域之内,已经没有任何倭寇势力、海盗势力,听说现在从我朝到朝鲜、日本的海路非常畅通,日前镇还收到了来自日本皇室的供奉,这很好!杨齐功不可没!”

“是,这都是陛下圣明,用对了杨齐的结果。”周延儒轻飘飘的就将杨齐的功劳全部归咎于崇祯的英明神武。

“陛下,既然如此。”周延儒接着说道:“不如就由兵部牵头,与杨齐签订采购协议,由他的造船厂为我大明制造战船,这样我们也不需要再重新打造海船造船厂了。应该会节省下来很多的银两。”

“嗯!”崇祯点头说道: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内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