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人道征途>正文 第二十八章,朝政

除了栗色火药,“王莽”还提供了一条降低火药燃速的思路,那就是火药颗粒化。据黄天转述的王莽的看法,粉末状的火药的三种基本成分的密度不一致,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颠簸,很容易出现重的成分沉到最下面,轻的成分浮在最上面的情况,而这就会使得火药的效力下降。若是将火药用水浸湿,然后再晾干,让它结成块,再把块砸碎,用筛子将大小合适的选出来,就是颗粒火药了。依据不同的需要,可以人为地控制火药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大,燃烧速度越慢。

不过要研究出到底多大的颗粒最为合适,却并不容易还需要反复的试验,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太紧急的事情,毕竟,在依照计划占据江油之前,义军不可能有足够的火药,因此火药武器也不会是义军的主流的武器,现在的这些试验,不过是为将来做一些准备罢了。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训练和学习,对于黄自得集团来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和张炳忠罗孟德的联系。这两个人原本也是有名的反王,尤其是张炳忠,更是有过火烧皇陵的经历。后来在义军低潮的时候,投降了朝廷。但是他们虽然投降了朝廷,手中的军队却还是自己的,朝廷根本指挥不动。当初朝廷也给张黄虎下过要他带兵配合朝廷官军围剿黄自得,结果张炳忠立刻就狮子大开口,向朝廷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什么要粮食呀,要铠甲武器呀,要军饷呀,要价比出了名的要钱不要脸的关宁军还要高。再考虑到,如果真的要给他这些钱粮,这些钱粮在走那些雁过拔毛的官僚程序的时候的损耗,只怕还要消耗几倍于张炳忠求的数字。说起来,当初朝廷之所以愿意招降张炳忠,为的就是省钱。若是真有这么多的钱,哪里需要招安一个烧了皇陵的反贼?说老实话,若不是那时候黄自得还在,朝廷早准备要一步步的遣散张炳忠的军队,最后再找个理由,把张炳忠一把火烧给大昭皇朝的列祖列宗了。只是如今,朝廷刚刚经历了金军入寇的惨败,一时间也没有力量来整治张炳忠他们,张炳忠他们也不知道朝廷如今还有多少力量,一时间也不太敢就立刻举旗造反罢了。而对于黄自得来说,破局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张炳忠什么时候再次举起义旗了。

一开始,玄逸提出,他可以作为黄自得的使者去见张炳忠。但黄自得想都没想,就否决了玄逸的这个提议。

“我知道道长是想起了当年诸葛丞相出使东吴的事情,只是张炳忠那厮最不是东西,最是他妈的翻脸不认人的货。那家伙当然想要坑朝廷,但他只要有机会,一样的想要坑我!当初如果不是他给我写的那信,我也不会一头撞到潼关的那个包围里面。这家伙造反是肯定要造的,要不然,就凭他烧了皇陵的事情,朝廷也不会真的放过他。只是我估计这家伙要举旗造反,怕是也要等到明年秋收之后。那时候他造反,才容易抢到东西嘛!派人和他联络可以,但是绝不能派像道长这样重要的人去。要不然,他肯定会先把道长杀了的。再说,他造反是肯定的,派不派人去,他都是要造反的,随便派个人去就是了,怎么能让道长冒这个风险。这事情么,信由道长来写,人嘛就由我来派好了。而且,要张炳忠造反,也不一定要把信送到他手上是不是?嗯,我觉得胡一刀就不错,武艺不用说,人也机灵,就派他带几个人去好了,等年过完了,我们就让他们去跑一趟……”

……

就在黄自得躲在生龙寨过年的时候,大昭朝廷也正在为政事发愁。

前些日子,朝廷刚刚遭受了一系列的大败,先是卢天雄带着朝廷最精锐,也最听话的一支大军落入了金军的包围,一日之内,全军尽墨。在消灭了京畿一带最有战斗力,也最敢于战斗的军队之后,金军再次分兵,一部分金军在从北直隶直到淮河一带四处劫掠。各地的官军此时都已经完全没有了和金军野战的胆量,要么躲在城墙后面,战战兢兢地看着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金军带着大批被俘获的百姓,大摇大摆的从他们驻守的城市旁边经过,要么干脆弃城而走,闻风而逃。另一路金军则沿着运河直入山东,去增援围攻济南的金军。

济南城中有大昭朝亲王德王的府邸,也是山东布政使的驻地,地位非常重要。金军入寇之后,第一次分兵的时候,便将一只偏师派往山东劫掠。当时山东的官军敌不过他们,纷纷败退,金军便包围了济南。只是济南城高池深,包围济南的金军人数也有限,短时间内也打不下来。如今,围城的金军得到了增援之后,济南立刻就岌岌可危了。

失陷亲藩,在政治上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容不得朝廷不重视。只是各地勤王的军队虽然陆陆续续的到了京师附近,但面对百战百胜的金军,却没有谁真的敢去救济南。大家都以补给不足为借口,逡巡不前。只盼着金军自己抢劫抢够了然后自行退走。

而济南虽然城高池深,但守军人数却相当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大昭军队中吃空饷的现象相当普遍,平时看花名册,军队人数不少,但要认真核实,能有花名册上面三分之一的人数,就已经说明带兵的将领清廉了。结果偌大的济南,真正能上城抗敌的军队甚至都不到一千人,若不是巡抚亲冒矢石登城督战,加上济南百姓纷纷组织义勇上城助战,济南城只怕早就丢了。另一个原因则是此前朝廷一直希望用和金国讲


状态提示:正文 第二十八章,朝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