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杏儿选定了木匠家的儿子,那个十八岁的少年郎,比杏儿的年纪大上一点,两人见面后都看对了眼,这场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老掌柜的儿子也定下了婚事,是和镇上一家裁缝铺的女儿,那裁缝铺的掌柜算是他的老朋友,两家定亲都很是高兴。

时间一晃而过,将杏儿婚事定下来的时候,已然到了八月中旬,中秋节在即。但是,现在江家最为重要的则是秦浩的备考,就在八月十九,他就要去县城参加童生试,准备考秀才了。

这场试在读书人眼中实在太过重要,相当于一个门槛,一旦迈过了,才能真正地说自己是读书人。届时即便是见了官府之人,也能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不同,不用跪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了。

而一旦迈不过去,要么接着寒窗苦读,要么就只能选择放弃了。年纪达到了一定岁数的人,如果还考不上,最终也只能选择放弃。

从十二开始,李氏就在为秦浩准备考试要用的东西。

虽然是场童生试,但也是要持续好几天时间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是一点都不会少,对于读书人,大梁很是重视。

“这是棉被,据说那里面晚上冷,我给你备了两床,到时候你都带着去。这些是干粮,我亲自去厨房做的,都是你喜欢吃的东西。我听人说那里提供热水,就是一天只给三次,这是保暖壶,用了好几层牛皮做的,能保温很久。还有这个,这是……”

李氏的屋子里堆了一大堆东西,正在挨个朝着秦浩介绍。

别说是秦浩了,就是江溪都看得眼睛直了,这么多的东西,也亏得李氏能都准备上。她估摸着,这至少也得用两辆马车来装吧。

“娘,您打算这些都让秦浩哥带过去?”

“当然了,考一场试不容易。哦,对了,银子我也都准备好了,二十两你看够不够?”

江溪额头冒出几条黑线,李氏真的是太积极了,可这只是童生试而已,并不会将人都困在那考场中。

“娘,您真的不用准备这么多,秦浩哥是去考秀才,不是去考进士,这些东西都用不上的。童生试只有考试的时候,考生才用进考场,其他时候都可以住在外面。咱们家在县城胡同里已经买下了院子,秦浩哥这次过去,住在那院子里面就成了。

我早早地就吩咐人将东西准备好了,等中秋过完,秦浩哥带着书直接去县城准备考试就行了。”

“是……是这样?”李氏有些蒙圈,怎么她记得以前江成则和她说的不一样啊,当时江成则说得很可怜也很辛苦,他们就把家里大部分家当就拿了出去,资助他考秀才。后来他考举人的时候,要的东西就更多了。

现在被女儿一说,李氏才知道,原来江成则当初说的都是假的。有些不是滋味,但已经被骗过太多次,所以她也就释然了。江成则,本来就是那种人。

她很快收回思绪,不用被关在里面,秦浩可以住在自家的院子里去考试,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那溪儿,到时候咱们要不要跟着去啊?”

秦浩立即拱手道:“不必了,娘,妹妹,这次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想自己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是我连去个县城都要你们相陪,那将来我还怎么独立自主,如何变成对朝廷有用的人。”

江溪也点点头,认为秦浩说得在理。还有一点,她也担心自己和李氏去了,会加重秦浩的心理负担,反而令他考试考得不好。

“娘,秦浩哥说得对,咱们就只需要在家里等着他回来就行了。”

李氏轻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江溪看出了李氏的想法,立马开口道:“娘,今年不是润八月么,等秦浩哥考了回来,下个八月十五,咱们一家人都去县城里面过。我听人说,县城的中秋灯会很有意思,到时候咱们一家人都去瞧瞧。”

李氏眼中露出一抹亮色。

“对,今年是润八月,要热闹两个中秋节,成,咱们一家人到时候去县城看灯会!”

看着李氏高兴的模样,江溪和秦浩对视一眼,他们都知道,李氏一辈子都在这个镇上待着,从来都没有去过县城,这是想要去看看外面的风光了。

中秋节这天一大早,江溪家院子门口就围满了人,尤其是池塘这边,都快被前来买鱼虾的人给挤满了。就连江溪自己想要挤进去都十分困难,好在是有人认出了她,自动让出了一条路。

从前天开始,她家就放出了风声,会在今天一大早打捞鱼虾,当然还有肥美的大闸蟹。

中秋节在这个时代可是一个大节日,只是比起过年要稍微弱上那么一些,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做出一桌丰盛的大餐,一家人聚在一起图个喜庆。

即便是一些贫穷人家,平日里连油腥都不敢沾染的,也都早早地准备了钱准备买鱼买肉。

江溪家是整个镇上唯一一家养鱼养虾的人家,他们放出了风声之后,不少人都赶了过来,就为了能在今天一早买上新鲜的鱼虾。

至于镇上一些有钱的商户人家,则是过来买大闸蟹的,中秋节的黄酒配螃蟹,简直就是人生一件美事。

江溪走进正中央,一眼就看到了虎子他们几个少年在忙活,一个个地从池塘里面网出来一大堆鱼虾,螃蟹那边是虎子本人在负责。这东西是最贵重的,他不敢交给其他人。

就这个大闸蟹,一个都值五十文钱,要是


状态提示:第202章 卖鱼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