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几户人组成的居民点,其实到不了镇这个规模,南山镇的人口现在还不到100,还有几个新移民的家人没有及时赶过来,房子倒是都已经建成,还是南部非洲最常见的那种木板房,这种房子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十几个人一天就能建一栋,用上十几年不成问题。

因为华裔家庭通常人口比较多,所以现在的木板房和以前的相比也有所改进,房间的面积响应缩小,数量更多,对阁楼的利用率也更合理,还要有单独的马棚和仓库,房前的草坪和房后的花园也已经预留出面积,不过大部分华人还是会把这些零碎的土地利用起来,种点蔬菜水果什么的,总是还都是实用主义。

其实罗克也不喜欢草坪和花园,白人那都是殖民全世界几百年,衣食无忧才开始追逐精神世界的富足,华裔移民这才刚刚走出国门,还是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

“粮食暂时是不缺的,伊丽莎白港每个月都会送粮食过来,虽然大部分都是土豆和番薯,有的吃就不错了——”马壮的家也在南山镇,不过他的家人还在尼亚萨兰,南山镇这边的家里倒是有两个分别从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雇来的女佣。

说是女佣,其实就是买来的女奴,对这种情况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并不制止,雇佣兵们也是血气方刚,有这方面的需求很正常,憋的时间久了容易憋成变态,说不定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还是堵不如疏。

“里德,尽可能把食物搞得丰富一点,我看这边孩子比较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只吃土豆和番薯可不行。”罗克要对下一代负责,不说顿顿有肉,鸡蛋鸭蛋每天总要有一个。

就在罗克和李德走进南山镇的时候,道路旁边就有很多刚刚来到南山镇不久的孩子们,他们看上去身体还有点单薄,穿得衣服不太合身,不过卫生状况还不错,最起码脸上干干净净的,脚上也都穿着鞋子。

身体单薄主要还是因为以前营养不良,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只要营养跟得上,用不了几个月就能调整过来。

“我们这边正在普及公立教育,把十几个村镇的孩子们集中到一个学校里上学,就跟咱们以前在紫葳镇一样,学校是全日制寄宿,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周末镇上一辆马车就可以全部接走,周一再一辆马车送回来,现在学校正在建设中,这些孩子们要先在预科学习个一两年,先把语言关过了,然后再开始学习正常课程。”李德有安排,有南部非洲的公立教育体系作为参考,要在两河流域普及公立教育也很容易。

关键是教师数量,只要有足够多的教师,再有不惜血本的投入,要建立完善且高水平的公立教育体系并不困难,主要还是看政府机构的决心。

对于伊丽莎白港来说,资金肯定不是问题,教师就要从南部非洲雇佣,这还需要南部非洲各级政府的协调,毕竟南部非洲有些州的公立教育体系也不够完善。

罗克对李德的安排非常满意,随便走进路旁的一户居民家中,铁锅里煮的是土豆,餐桌上放着阿丹公司送来的罐头,女主人在忙着做饭,两个半大孩子在喂羊,羊的肚子鼓鼓的,明显是怀着崽。

“这些羊都是我们从波斯帝国买来的,算下来比从南部非洲运过来更便宜,不过羊毛的质量不怎么好,还是要请专家改良下品种,这边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和棉花,椰枣的产量也很高,我们还是想把南部非洲的农场模式移植过来,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粮食满足口粮需求就行,营养主要是禽蛋类提供,这边牛马羊都很多,还有很多人养驴,我听说有人在试着熬胶,如果能成功也不错。”李德介绍的很详细,罗克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什么是“胶”。

胶不胶的先不说,驴肉是真的好吃,特别是配上火烧,不要焖子,那味道简直绝妙。

“这边的治安问题怎么样?”罗克不担心这些华人的生活,只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他们总是能创造奇迹。

罗克担心的还是波斯帝国,从李德提供的情况看,利萨·汗的耐心越来越少,说不定也是起事在即,万一处理不好,两河流域这边就会受到影响。

除了波斯帝国之外,小亚细亚半岛其实也是隐患,奥斯曼帝国覆灭之后,一部分奥斯曼人在基马尔的带领下,已经在小亚细亚半岛宣布独立,这个独立还没有被协约国承认,协约国现在还没有就瓜分小亚细亚半岛达成一致,如果将来小亚细亚半岛陷入战乱,那么两河流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两河流域也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虽然罗克对小亚细亚半岛没有野心,但是并不代表基马尔会任由伊丽莎白港吞并两河流域,现在两河流域建设的越好,到时候基马尔收复两河流域的心情就会越坚决。

“治安问题还行,保护伞公司和内志苏丹国组成了联合巡逻队,边境每天都有巡逻队巡逻,一旦发现问题,一天之内就能集结起超过一万人的部队,我们也在组织这些新移民接受训练,并且给他们分发武器,如果遭遇战争,新移民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起来。”李德有准备,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尼亚萨兰兵工厂的机器还在生产,不过生产的武器已经悄然从机枪步枪转为手枪和散弹枪,普通人装备这些轻武器就够了,大威力武器只能由军队掌握。

罗克不置可否,虽然李德的安


状态提示:925 马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